還有人光膀子只墊塊布,套繩子推獨輪車,車上裝沙袋。
拿鐵鍬的、扛鎬頭的衙門里的人紛紛出發,確保每一個地方不因人不盡力而缺漏。
燕子在雨中穿梭找吃的,豆蟲早早爬到豆葉的背面,隨風雨飄搖。
小孩子呆在學堂不準出來,學堂廚房提前做飯。
臨街房子掛在房檐下的草鞋被收進去,屋子里放上沙袋,米袋子、面袋子找高的地方堆。
一家家的拿出來雨具和工具,準備隨時去幫助別人或自救。
衙門里負責燈火的人調試煤油燈,怕晚上哪里出事兒。
村子中沒有煤油燈,小燈籠外面重新糊油紙,把蠟燭扎牢固。
面對可能出現的天災,每一個人都在盡力,雨能早早停,最好了。
不止藍田縣,整個京兆府在動著,所有官員在輪班,其他的抓緊時間休息。
每次遇到此類天氣皆如是,大家習慣,卻從不懈怠。
“欽天監說不知道,一個早霞,竟變得如此。”
李隆基的嫡皇子去玩兒,他給包兒換尿布,小寶寶沒有因為下雨而身體不適。
武婕妤守在旁邊,一臉幸福之色,自己的兒子也是兒子。
李易沒下手,包兒長得粉嫩粉嫩的,小胳膊小腿兒胖得一段一段的,跟蓮藕般。
大人胖成這樣說是可能出現問題,嬰兒叫正常。
包兒睜眼睛看,嘴里發出叫尋常人聽不懂的動靜。
護士們在仔細聽,嬰兒的聲音最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
去體會嬰兒發聲的感覺,以判斷嬰兒的需求和反饋。
‘咯~嘿~~誒~呃~~嗯~’包兒現在就在吧嗒著嘴兒出聲。
“陛下,包兒左大腿根的地方你給撓撓,輕點。”一個護士觀察、傾聽。
李隆基伸手去撓撓,包兒表情舒展,身體一涌一涌的,眼珠子轉。
“陛下,再往旁邊撓撓。”護士又出聲。
“嗯~嗯嗯~”包兒努力要配合著動,癢癢,撓著舒服。
李隆基明白,挨個地方試,有時試著試著寶寶就咯咯笑。
不長時間,包兒閉上眼睛睡覺了。
“醫之一道,博大精深,涵蓋天下,難解其邃。”
李隆基和有成就感,給兒子撓一撓,居然撓睡了。
李家莊子的孩子從來不長時間哭鬧,總能找到孩子難受的地方。
大的孩子哭鬧是另一種情況,額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種哭鬧,通常會被打。
都是玩具,而且一樣,別的孩子拿著,這個孩子非要搶。
打幾次就知道自己的地位了,你是為了玩具?不,你是想壓制別人。
不用使勁打,大人反饋給孩子一個規則,這等事情不能妥協,妥協一次,孩子就會變本加厲。
李隆基對此都懂,以前不明白。
“爭皇權有時亦如是啊。”李隆基突然感慨一句。
“陛下,包兒不爭。”武婕妤趕緊幫兒子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