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喻小聲說:“有的孩子不愛吃雞蛋,有的孩子不愛吃蔥,有的孩子不愛吃……這個時候限量的菜允許額外加,放到飯上。”
“好本事!”李易豎大拇指,這個厲害,兩葷三素,額外加的蓋在米飯上,孩子們覺得賺了,搶不到就少吃。
其實就是給他們準備的,糾正他門的偏食。
打了飯菜,必須吃光,可以先少盛點飯,甚至先不盛飯。
這里的孩子不像李家莊子,李家莊子的娃娃們聽話,告訴要吃什么東西,就會去盛什么。
隊伍排著,最后還剩下二十幾個孩子,大醬炒雞蛋沒了。
打菜的人控制著每一勺的量,二十幾個孩子很懊惱,轉頭去盛別的。
其實根本不可能少吃東西,別的多一點不就行了,但他們就覺得排隊晚了。
“東西還有是吧?有住學堂的孩子,晚上吃?”李易悄悄問。
“李東主果然料事如神,一起炒的,即便天熱,也能放到晚上。
不叫孩子爭著吃,他們挑食,必須有孩子打不到,才顯得珍貴。
不吃韭菜、蒜薹、黃瓜、大蒜、蔥的孩子,現在都吃。”
教喻隨意夸一下,然后笑著說,他對于李易能看出來情況,絲毫不意外。
“我那好有正二品的茶,一會兒給你送來。”
李易就喜歡這樣的教喻,研究兒童心理學,并且付諸實踐。
“咱們幾個取餐盤吧,大醬炒雞蛋沒了,別去找事兒。”李易打頭拿東西盛菜。
宮女、太監、莊戶、羽林飛騎等人吃醉仙居送來的盒飯,跟孩子們吃的差不多。
罐頭就不拿出來了,人家食堂確實好。
李易打一份自己不愛吃的蒜薹炒肉和芹菜炒肉,加上醬茄條、紅燒兔子肉、梅菜扣肉。
湯是西瓜皮排骨湯,西瓜當餐后果盤。
“果然是有錢好啊。”李易感慨一句,藍田縣錢多,給縣學撥款充足。
孩子們一頓飯的花銷,夠普通五口之家吃一頓,趕上不吃肉,對付一天都可以。
“還要多謝縣中官吏育民之心。”教喻懂事,當著孟浩然和王維的面夸。
“本分而已。”王維連忙謙虛。
“不敢克扣。”孟浩然說實話。
縣里明明有專項錢,挪用克扣,或者貪污,絕對不會弄個臨時工頂罪,然后得個警告處分那么簡單。
一旦被查,官職從上擼到下,再流放出去。
“咱們這些教學的人待遇跟著提高,是幾年前的五倍不止,另有額外福利。
每當旬日考試,孩子拿獎勵,我們跟著得錢財和東西。
但凡遇到不聽話又進步慢的學生,必使勁打。”
教喻說打學生的時候,神采飛揚,用戒尺打孩子,孩子家長支持,一般打手板和屁股。
但不打耳光,也不上腳踹,打巴掌屬于侮辱,踹會踹出事兒。
李易吃飯,對此不作評論,打就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