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傳給族中的子弟,告訴大家關鍵時刻別犯渾。
凡當官的,遇到災情,百姓活,你死,李易會照顧好你的族人。
百姓死一堆,你活,你憑什么?
盧正道不想死,抓緊時間補課,自習的那種。
“給他們三個多送點東西。”盧正道對自己的‘跟班’吩咐。
三個人就是提供報紙分類裝訂的州府中的小吏,平日里他們不起眼兒,州府卻是無數個他們一樣的人支撐起來。
跟班離開,給小吏的家人送東西,小吏又不是自己一個人活著。
“衣飽,可知我現在所想?吏員關鍵時刻才懂得他們的作用。”盧正道又翻了一頁,問孫褫。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孫褫順口回答。
“你……”盧正道詫異,你一個送情報的人,怎么……
“盧刺史,若問別的,我可能答不上來,問這個,我們就講究這個。
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我們是長安的快騎,別人在同樣的時間內無法把消息傳到地方,我們可以。”
孫褫說話的時候挺直腰,他有著自己驕傲。
比如說在奔跑的馬上睡覺,練出來的。
走路都能睡,隨時可以醒。
還有上廁所,大的十幾息就結束,小的不用下馬,大的關鍵時刻也可以在馬上解決。
吃了那么多的苦,就為了疾風知勁草的一刻。
“哎!你們辛苦了。”盧正道又一次發現小人物的厲害,州府是很多小吏在支撐,大唐就是無數如孫褫一樣的人在支撐。
他們位卑,卻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極至。
“沒啥,反正我們最強。”孫褫就指著這點驕傲活著呢。
兩個人說話的時候,另外一支隊伍跑到了長江邊,借著煤油燈的光亮,看近出的江水滔滔。
江邊驛站的人陪在一旁,滿臉震驚與無奈。
他沒想到還有一支更龐大的隊伍從長安趕過來,距離上一次的六個人到來的時間,這些人是三天半。
來了,江過不去,哪有許多船啊,更不用說擺渡的人。
“一大隊百人游過去,聯系上盧正道,岸邊號角擊鼓傳信,其他人找地方安置,明天收集船只搭浮橋。”
萬人軍隊的頭領下令,他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來了。
換成羽林飛騎會怎么做?都是私兵,誰比誰弱?太白山上的訓練吃了多少苦?
李東主送來許多教科書,另外有將領親自輔導。
“我,我家原來就是江邊的。”
“我,我家住黃河旁,我小時候就橫渡黃河。”
“我,我踩水能走五十里。”
“我,我就是會徒手抓大魚。”
一個個募兵報名,說出自己的‘成績’。
他們都接受過游泳、潛水等方面的訓練,有人小時候就接觸,有人后天表現出眾。
現在屬于拼命,因為不知道江水中是否有東西沖下來,游著什么都看不見。
活下來是勇士,倒霉的就是烈士,家人有了照顧,還能進烈士陵園。
皇家都去烈士陵園祭拜,李東主也會每天安排人給上香。
自己的募兵要是不行,往后見到羽林飛騎抬不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