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看李家莊子好欺負,是對李家莊子的信任和依賴。
“李大夫是要借百姓遭災的時候購買良田?”尺帶珠丹突然問李易。
吐蕃有時候別的部族受災,會賣東西,包括奴隸在內,其他部族趁機壯大。
他覺得這個辦法好,趁百姓日子艱難,趕緊買到手。
“我買荒地和無主的山地,良田是百姓的。”
李易擺一下手,順便安排人給六個送情報的人端鴨架湯、鴨肉、餅。
六個人渾身不停地冒汗,趕路的時候想來就出了不少喊,此刻一停下,汗繼續出。
他們也不客氣,洗洗手,抓著就吃,根本不卷。
“為何不買好地?”尺帶珠丹覺得李易傻。
“李家莊子不缺錢,不能通過兼并土地來賺錢。都是大唐的百姓,大唐的強盛指望他們。”
李易知道這屬于不同的階層想法問題,吐蕃講究弱肉強食。
他自己不行,他去買良田,百姓生活變差,后果好嚴重,該多么恐怖啊?
“易弟有想法?”李隆基聽到李易買地,露出期待的神色。
“當地情況我不甚了解,買地后派人過去,通過示范操作,指導周圍一片州府的百姓。
我無法直接送出具體辦法,若與當地實際情況不符,會成坑農之策。”
李易又重新洗手,方才拿信了。
他不敢立即告訴當地百姓要干什么,道路、百姓人口分布、現在的自然資源、水文……
需考慮清楚,一地一策,盲目上馬,百姓聽話,照著辦,發現不行,這不完了么!
到時自己得花錢補償百姓,否則下次百姓不再信任。
“何不買良田作樣子?”尺帶珠丹又有主意。
“買不好的地,可以變成好的地,這本身便是一個示范。”
李易很有耐心,換成宰輔們問同樣的話,他保證生氣,一群笨蛋。
李易別的不了解,當地的河流多、湖泊多,還是清楚的。
把淤泥掏出來放到不好的田里就行,需要一些新的工具。
人力和畜力需求大,到時候看看能否專門成立一個行業,專門幫別人撈淤泥。
專門的清淤公司,疏浚河道什么的,更專業。
像某地官府,要組織人手清淤,百姓得干活,不干活的拿錢。
不如直接讓百姓出錢,可以少出一點,掏出來的淤泥看誰需要,賣掉。
一般官府組織,淤泥就送到河邊的田里,這樣的田,很多是官田,或者有門路的人的田,要么得是地方家族的。
如此考慮,李易對李成器說:“兄長,不如成立個淤盟吧,淤泥的淤。”
李成器幾息的工夫便想明白李易要做什么,他先點頭:“好主意,先在京兆府找人,京兆府有水網,河流更不少。
若可行,再到其他地方看看有沒有足夠多的勞動力,組織起來專門負責此事。”
他認同,又道:“不過這個名,叫淤盟似乎不太恰當,叫人聽了像愚的愚。”
“泥盟?”李易再給個名字。
“此事不急,先吃飯。”李成器繼續否決。
“也罷,回頭再仔細想。”李易笑笑,他剛才故意的。
“報~~天兵軍鴿子來了。”外面又傳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