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中,差遠了,還不夠,可以繼續推進。
“小易你果然知道,你怎么不寫在書里?子公司跟上市是啥?”
畢構認為自己發現了天大的秘密,小易藏私啦!
“產業鏈和深加工,里面沒介紹?老畢你回去看書吧,別耽誤我時間,我這邊有臺手術,練手的。
其實也不是練,他確實生病了,原本想介入心血管的手術。
現在變成了膽管狹窄擴張手術,大家第一次作,你別影響我情緒。”
李易別的事情可以妥協,這個他不答應。
“書上寫的跟具體操作上不一樣,你書寫的有問題。”
畢構看過書,放到具體的方面,好像對不上。
“我寫的關于江南西道等地方的模塊,我都不敢說哪一個就能用上,你在書里找直接定位?有這么好的書?”
李易更詫異,書上的知識難道不應該學會后靈活應用嗎?書上直接告訴你怎么做?我怎么就沒遇到過那樣的書?
“不是書的問題,是現在戶部怎么賺錢。”畢構臉不紅。
“相同的條件下,國企是真干不過私企呀!”李易搖搖頭。
他那時就是,國企依靠的是各種政策和福利體系。
同一個地方政府項目,私企和國企競爭,私企給出的報價低于國企,結果國企中標。
私企通過賄賂的手段,去旁邊的市干同樣的工程。
最后發現,國企的工程質量不如旁邊的私企,國企就推卸責任,外包了。
然后一群磚家跳出來洗,說外包是正常的,為什么呢?因為……所以……
實際上百姓根本不關心外包與否的事情,百姓就想問這個工程質量不行,憑什么國企能中標。
現在的大唐也出現了同樣的事情,人浮于事。
“老畢呀!還有一本書寫了獎懲機制,你去看看……”
“你一句話的事情,老夫年歲大了,看書眼睛花,又沒有……沒有精力。”
畢構想說沒有醫者能醫治,想起有老花鏡,只好換個理由。
“把管事的換掉,告訴其他人,誰有能力讓戶部的第三產業獲取更多的利潤,誰就當頭頭。走了!”
李易扔下一句話,進醫院,開始換衣服、洗手。
“這不是行政的問題么,當老夫不曉得?你李家莊子就不是。”
畢構嘟嘟囔囔地轉身往回走,瞬間又高興:“不算叫小易還人情對吧?”
“畢宰輔,是危機感,戶部這個第三產業的人,覺得是官方的,一些人不認為會被撤掉。”
小蘭的聲音傳來,她陪永穆公主過來溜達。
“畢宰輔,是危機感,我們就很努力,怕被收拾下去。”旁邊的桃紅附和道。
宮里面的廝殺太過慘烈,想活著,就得踩著別人上,懈怠一絲,莫說上不上得去,能否活下去都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