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就是要這個人死,不要補償,這個人就死。
有的家族對錢財不看重,對于李易練手給予支持,要求三次,順便拿到重癥李易親自出手的名額。
距離遠的,突然受重傷,來不及送到李家莊子,這個不算。
得肺癆的呢?可以活著到李家莊子,李易得給人家治療。
甚至有的家族拿到名額,有族中的媳婦兒懷了好幾個孩子,郎中什么的把脈,發現這都不是滑脈如珠了,這是多少個心跳啊?
這等情況,家族想要保住孩子,就趕緊送往長安,進李家莊子。
中醫最厲害的就是這個,搭脈知道你有沒有孩子,甚至厲害的中醫知道你懷是孩子還是身上大的寄生蟲。
而且一直以來就有人休克后的折腰腿、抹前胸、拍后背,這就是最原始的心肺復蘇。
“李郎,戶部賣面條的事情,是普遍的?”拉著李易的手去食堂,路上說。
李易和護士們早上沒吃飯,就喝了水,怕吃飯影響狀態。
這個人要是不盡快作手術,會出現意外的情況,比如膽管粘連什么的。
原來膽就不好,之后別關起來要殺頭,內分泌失調,更嚴重了。
“是!涉及到一個人文的問題,不止在于物質獲取。在其中尋求平衡,也就是中庸,不左不右亦不中間。”
李易最鬧心的就是社會問題,官員保證沒有商人的錢多。
古代就發現這種問題了,所以才抑制商人,把商的位置放很低。
但商是資本運作,把地位放低了,他們又不是死人,他們會想別的辦法。
比如一個大商人資助了許多學子,有的學子最后當上了宰相。
宰相知道商人不對,要抑制,但敢說出來這個話,他就背信棄義。
你這么有骨氣,當初你為什么吃人家的飯?讀人家給你買的書?穿人家為你做的衣服?
你今天能夠把曾經為你付出的人給踩在腳下,明天你就能把皇恩致于他地。
“以后咱們加強宣傳,不能吃著中華的飯,信著別人的頒。政治和宗教沒有對錯,只存在誰說得算。”
李易決定,加大力度推廣中華文明,吐蕃那里還有長安城中的宗教場所,一概收拾掉。
趁著它們還沒成氣候,趕緊動手。
“易弟,易弟,你在這里啊,吃飯了嗎?”
李成器匆匆趕來,看到李易幾個人站在食堂的一個門的門口。
“兄長一起吃?”李易指指食堂。
“鐵路修好了,全修好了。趕緊放火車頭吧,從這邊跑過去,再跑回來,試試行不行。”
李成器沒吃,他剛得到消息,從長安到海州的鐵路修完了,現在正在進行后續維護作業。
“明天,不,下午把火車頭裝上。車廂不攜帶,空頭走,走完再掛幾個車廂。”
李易一瞬間渾身發麻,激動的,說話的時候卻給人的感覺很平靜。
他的內分泌加劇,感覺到胃酸,想吐兩口。
“給我氧氣。”李易攥攥拳頭,麻!
旁邊的青松用最快的速度拉開箱子,一個管子給李易,那邊小氧氣瓶的閥門打開。
“今天不行,明天,告訴食堂,水煮魚,給我燙二兩白酒。”
李易激動,他最知道鐵路修好后的經濟帶動規模,從海州直接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