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西南蠻更南邊的地方,一排排鐵軌早已鋪就好。
鐵軌上放了兩個蒸汽機車頭,另有更多的空車廂。
平時此處周圍有墻遮擋,不允許其他人觀看,車廂和車頭在李家莊子西邊的地方制造,到這里組裝。
今天墻拆除,許多百姓站在墻的位置上看火車頭。
百姓早知道有火車,報紙上寫介紹的文字,帶上圖。
鐵路一直修,動用了無數人。
看著沉重的鐵軌,百姓們還談論過一條路修下來,用去多少鐵鍋與菜刀。
京畿道、關內道、山南東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河北道、河南道、江南東道,全有人參與修路。
尤其是江南東道,李易時的福建,當地窮,聽說修鐵路賺錢,勞動力帶上戶籍和官府開的證明,干糧都不拿就出發。
家中的活兒交給父母、妻子、孩子,兄弟一同出來,帶干糧,怕家中挨餓。
他們一路走一路在驛站吃免費的東西,到地方干活,按天給錢。
允許臨時工,臨時工由于參與時間短,不給技術性相對高的工作,工錢少。
比如抬鐵軌,新手不行,萬一跟不上節奏,會死人的。
鐵軌與鐵軌相互連接的卡扣,更是技術活兒。
光是修鐵路的人吃飯的食材,就帶動了沿線的地方經濟。
頓頓吃豬肉不可能,沒那許多豬。
吃雞肉、鴨肉、魚肉沒問題,種的秈米,敞開了供應。
百姓干活不偷懶,只要給工錢,吃的不克扣,除了睡覺就是干活。
他們比預計工期時間短,額外給獎金,按照工日的比例,干一天就不干的,可能多給百分之一,甚至沒有獎金。
從頭干到尾的人,工錢多少,獎金就是多少。
技術工種工錢更多,想當技術工種,需要會識字、簡單的計算。
“真快呀!偉大的民族。”李易表示佩服和驕傲。
工具只有獨輪車、馬車、鐵架子、木頭架子、手葫蘆、撬棍、土筐、鐵鍬、鎬頭等。
沒有一樣先進的工具,百姓就用這些東西,不到一年的時間,修出來一條從海州到長安的鐵路。
他跟其他人站在站臺上,水泥的站臺。
“錢啊!三千萬啊!緡啊!”畢構不驚訝,去年好不容易賺的錢,一下子全扔進去了。
換成五年前,整個大唐四年的全部收入,就修了現在的一條鐵路。
“所有的費用都是人工費用,挖鐵礦石、挖煤、冶煉、鋪鐵軌、修車廂,火車頭李家莊子貢獻的,你沒給我火車頭的材料錢、人工費、技術費。”
李易把話說明白,三千萬緡,百姓拿到,百姓拿了錢要花。
百姓生活質量提高,財政的錢又一次在社會上流通。
除非把兌換券扔水里、燒了、撕著玩兒。
不然兌換券始終存在,破舊的給換新的。
每一次流轉,都有利潤在其中,等收收到流轉集中的地方,慢慢的,就又成為財政收入。
“然后通貨膨脹。”宋璟跟上一句。
李易頭都不扭,當作未聽見,你們就搗亂吧,書給你們,你們真的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