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背個手,等吉時,火車頭上有大紅花、彩帶。
另外欽天監的人還要把此事跟天象扯上關系,叫人聽了覺得真是那么回事兒。
“只要生產力提高,不存在貨幣貶值情況。
如鐵路,節省大量時間,一些新鮮的東西送到沿途與長安。
把消耗在路上的飯菜、草料,以及抽出更多工夫干活,整體算上,發展好了,貨幣還可以升值。”
李隆基看書,至少不裝著不懂的樣子。
“小易!你說收多少稅合適?”畢構心疼完三千萬緡,想回回本兒。
“鐵路現在投入三千萬緡,怎么能交稅?交稅的話,什么時候才能回本兒?”李易從投入的成本方面說。
“鐵路的盈利怎么算?”畢構換個角度。
“鐵路要扣除維護成本,鐵路是個新的部門,有利潤才能給戶部。
這條鐵路修好,籌資資金修下一條鐵路,當初咱們不是說妥了嘛!
都沒借貸修鐵路,不錯了,否則還要還利息。”
李易說出叫畢構血壓升高的話。
轉而他笑笑:“有稅,運費上扣稅。百姓除了走親戚,要么學子出去溜達,基本上屬于帶東西販******如帶一筐雞蛋去別處,或者冬天河南府的大棚多,新鮮的黃瓜送到長安。
只要扣除車票錢后的利潤比在當地賣的利潤高,百姓就愿意,還有個時間成本要扣。
咱們讓百姓有利潤,車票也有利潤,毛利潤的三十稅一。”
李易不開玩笑了,確實應該交稅。
畢構不在乎乘客的稅,他捋著胡須:“大頭在商人的貨物,冬天好,冬天黃河走不了。”
畢構血壓降下去,期待黃河枯水期到來。
商人只能走鐵路,陸路會賠死。
運一車東西走陸路,用時二十天,費用五緡,前提是別下雪,下雪不一定多少天。
放火車上呢,運費五緡,一天到地方,或者站站等、站站停,兩天到地方。
商人必然選擇火車運輸,等夏天,船航行的時間,雇傭纖夫的費用,還是鐵路好。
畢構在乎冬天,夏天有漕運,水利不利用上,總覺得浪費。
纖夫不拉纖,還要找別的工作,貨船和客船的船夫們怎么辦?
說話的時候,蒸汽機車頭開始調試,先燒起來,洗過的好煤,依舊冒出滾滾濃煙。
車頭后面的煤水車掛上,采用的掛鉤是詹氏車鉤。
只這一個車鉤,沒有李易,就不可能短時間內出現。
他的蒸汽機火車,繞開了所有的彎路,與他一樣,本不應該存在于大唐。
“不要擁擠,以后有時間看,隨便看,小心踩踏,后面的往前面沖什么?回來。”
負責百姓安保的十六衛的人又攔又拽,提前得到吩咐,哪個位置有人倒地被踩死,哪個區域的十六衛就等著被處分。
“吉時到~~~~”欽天監的人掐著表,在最恰當的時候揚聲喊。
接著開始說昨天晚上什么星星怎么回事兒,跟現在的情況結合起來,與陛下聯系起來,順便提一嘴李東主。
等欽天監的人說完,李隆基等人穿著朝堂的服裝剪彩,李易臨時又當一天正一品的官員。
今天不叫詔討使,今天換個新的名字,叫大唐海內外督運使,反正就一天,隨便起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