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公主安排人手去操作,指望冬天到來前把工程完工。
她相信李易,李易在這方面從來不坑自己人。
何況山上的事情屬于樣板工程,如不賺錢,別人怎么學?
羅恩若表現好,估計能弄到個一官半職,怎么說也是自己比較喜歡的人。
可惜比起李易差太多,要是能把李易變成自己的入幕之賓就……就會被皇兄給賜死。
永穆公主不曉得有人在打她老公的主意,她覺得從山上的水渠往下沖保證好玩兒。
她拉著弟弟的手,對李易說:“李郎,多組織人手幫忙,快快修好,我想上去沖。”
“修一條從華清宮下來的水滑道。”李易想到更好的地方,莊子住的地方距離華清宮直線三十里。
從哪里滑回來,池子必須修平整,而且水量夠用,滑的時候戴氧氣瓶。
要不用橡膠做成充氣的滑墊,一滑就是二十多分鐘,過癮。
“李大夫可是想瓊宮瑤臺,裂帛聞聲?”宋璟在旁聽了指責李易,用喜妹和桀的故事說。
“小易欲燃烽火而聚諸侯?”姚崇跟著說。
“喜妹我不認識,估計與西施屬于同一種人,人家為報國,值得尊重。
烽火戲諸侯純粹是扯淡,司馬遷也不好好寫,感覺他對女人有偏見。
另外呢,我又不是帝王,修一條運貨的水渠,花自己錢,礙誰事兒了?”
李易就要修,現在有渠。
上山的溫泉水順著流到李家莊子,擴大,泉水更多,往后莊子泡澡都用泉水。
驪山上面一代代的皇帝都‘在’,當風景區,旅游的人少,不能隨便叫人過去,屬于李家莊子的范圍。
扔那扔著又浪費,不如種果樹、養牲畜。
到時候說果子和牲畜用溫泉水澆灌喂養,比別處貴五倍,不,十倍,放聞恬蘭香閣賣。
這修渠的錢不就賺回來了嘛!又不是賠本買賣。
“當修。”李隆基答應,你們只看到易弟修個渠,你們咋沒看到他修路和水網?
他莊子有錢,還不許他花?給你們啊?
“修完之后,分個岔,用粗竹子延伸出來,一直過灞水,到西岸。
在上面種果樹、養東西,誰想買,站在下面接。
打開岔口的閘口,他們又接東西又接水。聞恬蘭香閣可以在那邊修個小池子,供人洗澡。
由于華清宮屬于皇室,賺錢分陛下一半,不交稅。”
李易把后續安排說出來,啥我就烽火戲諸侯?
莫說這個故事是瞎寫,它即便是真的,它能賺錢嗎?
“小易,老夫沒反對。”畢構一聽不交稅,覺得冤枉,我方才說話了嗎?
“老畢,蜀地有好多鹽井、氣井,你派人過去把稅收了。”李易一副好心的樣子提醒。
“陛下的鹽井什么的,已經拿出來錢幫助地方,不能再收稅。”
畢構不干,陛下的錢用來養私軍。
之前說好的,鹽井、氣井出錢給地方搞基礎工程建設。
蜀地百姓享受到了好處,他們自己吃鹽,一個月有兩錢足夠。
還有人跑去用氣井里的氣兒制作食物,繅絲附近的也用。
“金礦,收金礦的稅。”李易換一個。
“老夫不想收陛下的錢,就要收你的。”畢構把話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