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李易比較年輕,寫詩差,相對老頭們來說更好欺負。
他哪曉得李易也是幾十年的功底,關鍵還能抄。
“郎君加油!”金城公主鼓勵,總得給別人一點希望對不對?
回頭與妹夫說說,斗詩的時候每回讓一點,叫尺帶珠丹總覺得能夠有超越的可能。
“嗯!”尺帶珠丹握了握拳頭。
深井的礦物質水確實涼,張家村子負責壓井的人讓在一旁,李易等人用杯子接水喝。
“靴子脫下來我看看。”李易解了渴,看四個村民腳上穿的靴子。
壓水保證有水濺出來,光腳不行,皮膚總接觸水,會泡爛,井水又透骨。
四個人脫靴子,李易不嫌臟,手伸進去感受,又看靴子周圍。
然后洗手,用肥皂洗。
“皮靴子的工藝不錯,連續三次壓包,四排密集行針,用的還是回針方式。
我讓工坊做一種下面木頭鏤空底的靴子,外面額外封樹膠。
多做幾雙,一天一刷洗。由于你們不走動,鞋做成大兩號的,里面加棉墊。
輪換著休息的時候,腳出汗,順便把墊子換了,別捂出來小毛病。
腳上真菌這玩意兒吧,治療起來不是很難,關鍵耽誤時間。”
李易觀察完,說著拿起對講機,告訴工坊制作新的靴子,下面加木頭或竹子的底。
四個村民嘿嘿笑了,他們穿靴子捂腳,出汗,靴子里面還是濕。
別人繼續壓井、喝水,像沒聽見一樣。
尺帶珠丹羨慕,羨慕李易的這種處理問題的速度和隨意性。
他想著如果自己有同樣的本事,吐蕃其他人看自己的時候保證要驚訝和震撼。
他選擇性地忽視了其他大唐人的態度,人家根本沒有絲毫情緒波動。
習慣了,李易處理小事情本就應該如此。
沒這兩下子,他憑什么說叫誰進團兒,誰就必須進團兒?
權力與能力的關系是正比,不然別人咋那么愛你?你以為你是兌換券?
出一陣汗,消食成功,眾人往北走,從另一條路返回。
……
翌日,報童早早過來取報紙,叫賣到上課的時間,剩下的報紙往周圍提供賣報服務的商鋪一扔,上學去啦!
商鋪拿到報紙,一份漲價五角,愛買不買。
誰讓你們不訂報紙的,而且人家孩子賣的時候你們不買,之后再買,漲價!
“哎?咱們把后突厥給趕跑了?俱倫泊屬于咱們的了?”
有人看到報紙上的內容,發現重要消息。
“不全是咱們的,還有烏素固部族,他們屬于室韋族,跟契丹一個祖宗。
南契丹、北室韋,在俱倫泊的是室韋的烏素固群,要和他們一起。
不過他們人少,不像后突厥,他們跑出來了吧?不然后突厥被收拾,應該拿他們開刀。”
又有人看著下面的介紹,開始自己的判斷。
“俱倫泊冬天要冬捕,報紙上寫魚又大又多,周圍還有小動物,皮毛好,不過應該盡量抓起來,養殖。”
“往旁邊看,后突厥先有一千人被俘,后再俘虜四百,一人未死。后突厥要跑去小海,那里冬天寒冷。”
“咱們大唐的兵冬天打不打,好冷,要不休息一下,明年開春再去,可別凍壞了。”
百姓們看著報紙上的內容,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