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李易問。
“兩封電報,關乎伏帝匐、天兵軍……”李隆基把電報內容說出來。
涉及到其他部族的工作種類和收入掛鉤問題,同時會沖擊渤海國。
渤海國的松子多,契丹有一部分,契丹會派人到渤海國收松子。
“五千西南蠻過去了。”李易猜出來李隆基的心思。
“骨利干部當……”宋璟問。
“不沖突,松子有多少我收多少。野生紅松林,一大片接一大片,沒被燒了變成田地。
他們屬于游牧,非農耕。松子大家愛吃,收稅的話,最好收出口稅。”
李易看向畢構,松子多,只要肯去采。
數量把多,價錢壓下來,大唐的銷售價錢便宜,出口貴,十倍都沒問題。
因為他那時進口的南美長松子就是如此,好幾百元一斤。
然后北美那個國家從南美進口,是他國家的十分之一不到。
而且那個北美國家更喜歡他國家的東北紅松大松子。
他的國人反而喜歡十倍價錢的南美的長松子,似乎進口的都是好的。
現在別的地方不行,包括黑松子的產區。
正好自己給沒有松子的地方銷售,廣告打得好,不愁銷路。
“采!小易,老夫支持你。”
畢構一聽有稅,還是百分之三十的出口稅,怎么看李易的白大褂怎么順眼。
“有財政補貼嗎?從松塔里面往外剝松子耗費人力過多。”李易順著畢構的話問。
畢構想到了藍田縣的小松塔的小松子,太小了,剝起來確實費盡。
“好,補……”畢構要補貼。
“嗯哼!”姚崇咳嗽一聲,似乎嗓子不好。
他笑著對李易說:“小易,老夫還記得你弄出來的那些個好農具,脫粒的、剝殼的,你為大唐百姓傾心盡力啊。”
“沒啥,回頭我給你瞧瞧嗓子,痰多吧?出自于肺。即便癆癥我也幫你醫好。”
李易斜眼看姚崇,不無威脅之意。
轉過頭他笑著對畢構說:“老畢,補貼多少?”
“補貼?老夫方才說不如你想個法子,讓松子很快被剝出來。”畢構改口了。
“老畢,回頭咱倆單獨說這個民生的事情。一百頭牛你們看著可還……”
“現在說,有沒有快速脫松子粒的辦法?”
畢構拒絕,他趕緊地看姚崇一眼,老夫好懸上當。
“呵呵呵呵!”李隆基笑,他摸摸李易的頭:“易弟,三哥給你補貼。”
“三哥你還說補貼,弟這廂有法子,脫粒而已,那不是有蒸汽機嘛!小型的車。
不要車,機器抬過去,一筐筐的松塔扔進去,出來的就是一袋袋的松子。
簡單,哪怕要松子仁,一樣打出來,可快了。”
李易不跟大家逗趣了,東西少,人工操作。
十多萬人去采松塔,必須用工具。
把人力耗費在剝松塔上不劃算,有技術,非常簡單。
老頭老太太可以幫著剝松子,為什么不讓他們雕刻裝松子的盒子?
松子值錢,還是精美的包裝值錢?出口的東西。
沒有松子的事情,他依舊要往那里送小型蒸汽機,有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