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不僅僅是對道法的了解厲害,人情世故更牛逼。
他知道李易在給畢構出頭,同時立規矩。
即大唐國法,不可逆。
收你十稅一你不干,那就收你十稅五。
你被百姓收拾,我通過金仙公主告訴你,你還有活路。
何況天師知道寺和觀的書籍多了,翻開后有好聞的油墨味道。
李易給道書進行注釋,如道德經,好幾個版本的不同理解注釋,包括斷句。
佛教那里的更厲害,有的大家正在努力翻譯呢,李易把一套經文的譯本扔出來。
不管屬于哪個教派,李易全會。
醫書無須多言,一本接一本,誰學了他的醫書,誰就免費給別人問診三年,藥材可賣。
“我等未看清天下大勢,乃己錯,怎可遷怒于有恩之人?李東主,不可與之為敵。”
天師繼續教誨主持,每天跑來跑去的大唐巡洋艦,豈是凡塵應有?
還有天上飛的東西,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能喊話,這玩意兒佛教和道教誰能拿出來一個?
“咱們道家的產業比較少,他們佛門的吃大虧了。”
主持聽懂了,突然開始幸災樂禍。
“待論道之后,遞個帖子,我欲拜謁李東主。”
天師眼中有了笑意,口中卻說嚴肅的事情。
他也幸災樂禍,讓你們佛教的地盤大,之前就抑佛了。
佛教稍微收斂一下,卻不懂得大唐之勢。
看報紙啊,大唐宣傳的乃為華夏和炎黃。
“遵天師令!”主持拂塵一擺,揖首。
有天師的道觀,天師都出面指導,這事兒……有緩和的余地。
同樣有方丈的佛寺,方丈也圓滑,金仙公主送東西,他們松口氣。
懂的人,金仙公主的一個行為后,他們皆懂。
不懂的人,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沒參與的百姓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人家被搶了,他們興高采烈的。
百姓們最實際,誰能給我提供好的生活我就信誰。
耕田沒有牲口,去給佛祖和道祖上香,還是沒有。
去城西的李家莊子,不用上香,李家莊子會幫著安排,租借一匹挽馬或一頭牛。
一時付不出租金,李家莊子幫忙墊付,等收獲的時候再給。
甚至不用給錢,秸稈李家莊子收了,當作是租牲口的錢。
秸稈多的話,李家莊子再給你一點錢。
“他們太過分了,依仗著自己的宗教,要欺負李東主。”
“還記得錢大戶嗎?五年前,得罪了寺里的和尚,被弄得丟了好多田。”
“該!就該李東主收拾他們,李東主那么好的人,他們居然敢威脅。”
“你去了嗎?”
“我去晚了,他們都走了,剩下的是和尚,有的和尚在那哭,我就沒進去。”
“他們要跟李東主講道論法,你們說,李東主能贏過他們嗎?”
“不知道在哪?近的話我過去,到時候李東主一旦答不上來,咱們就沖過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