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出現,有利息存在的情況下,貨幣應該貶值。
因為東西多,貨幣貶值被新增加的糧食和牲畜數量沖抵掉。
貨幣沒貶值的時候斗米八錢,貨幣貶值之后斗米五錢。
單獨按照糧食算,貶值百分之六十沒問題。
實際上不能這般計算,需要綜合考量。
“易弟看著辦!”李隆基出聲,招呼大家吃飯,別想著將來的事情。
眼下不適合問,都回去看書,不懂的再問自己的易弟。
眾人放下心,享受著美食。
宮女太監們服務著,不時偷吃東西。
他們吃江米條和蟹味酥,畢構給戶部弄的,從李易這里還要了方子。
李家莊子制作很多,為工作中不能及時吃飯的服務人員準備。
宮女太監們揣進兜里,還有松子、榛子,餓了的時候吃幾口。
怕吃的時候動靜大,可以含糖,含一塊糖不至于因低血糖倒下。
大臣和李隆基等人看見了也不出聲,別耽誤做事情即可。
“剛柔,嶺南的路,照比現在的技術,還能再修修,從嶺南至長江。”
張九齡端著自己的餐具來到李易的旁邊坐下。
“莊子有人到鄂州等地方了,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莊子買下許多地,給當地百姓打個樣兒。”
李易認為不存在問題,路原來已經修過,挺好的。
“火車。”張九齡說出兩個字。
“火車,嶺南修火車道?多送些大牲口過去,火車……那啥,先修路,盡量把路修平整寬敞。”
李易腦海中出現從廣州到長江邊的火車鐵軌,那是怎么修的?修多長時間?
廣州的鐵路好像是繞一下修的,往西繞,到長沙,然后再轉想東北方向的武漢。
不是直接穿到長江邊,所以現在還是修正常的路比較好,國道,走大牲口。
“不能修?”張九齡比較遺憾,他看到火車的便利了,速度真快呀!
“理論上來講,沒有不能修的火車道。但著眼于當下,有那個錢啊人力啊,可以修很多別的路,不值得。”
李易勸,別惦記了,未來五年不會有從廣州過來的鐵路。
想修的話,分段修,先修一段,解決兩個地方的物流,之后隨著發展再修。
一點點的,一個城市連一個城市,最后形成鐵路網。
普通的路簡單,能走馬牛騾子驢就行唄!
上嶺費勁的話要么向開大庾嶺一樣開山,要么盤山往山走。
石瞎子他們村子的路不就是盤山么,那個位置關鍵,守著可以看到周圍一大片地方。
“也好!”張九齡見李易不答應,顯然困難,他放棄了:“可令到廣州市舶司貿易之商捐款擴修。”
“不可!”李易搖頭:“人家已經交了稅,額外管他們要錢哪成啊。倒是周圍的百姓可以用用。”
李易反對使勁剝削商人,百姓有每年的調,修大庾嶺的時候就是趁那個機會,百姓沒有什么事情,前去修路。
超過百姓調的時間,就額外給錢,用人家義務的時候,多給好吃的,干完活兒還能長幾斤肉。
“嗯!”張九齡端東西又走了,他過來一口東西也沒吃,何必搬餐具呢?
李易就挺納悶的,你自己單獨過來坐一下問問,能影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