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剛想到的,之前從未琢磨過。
采藥人采藥不容易,面對野獸和其他的危險。
大唐在大量種植、養殖藥材,需要一個時間。
一些藥材不是種秈稻,一年收好幾次。
蒲公英的根,一年采一次行。
換成黃芩,一年一采,不夠藥效。
人參更不用說,養殖需要養上最少五年才可,有的甚至養三十年。
養殖的來不及,只能繼續從野外找。
獵人懂一些藥材,不夠專業,教他們,他們會了之后上山順便采了。
大唐始終缺少藥材,別看地方上的藥鋪中那么多的藥材放著,那時百姓吃不起藥。
頭疼腦熱的百姓挺著,受傷還是挺著。
實在病重了,才會找郎中、醫者到家中看,花很多錢,沒救回來。
若之前剛生病,立即請人看,花一些錢,病就好了。
京兆府的百姓生病死的人比大量出醫書時少很多很多,太醫署的太醫免費給人看病,藥不一定免費。
其他醫館、藥鋪的人,只要學醫書,就得按照規定在幾年內不準收診費,或者延長年限得情況下少收診費。
他們屬于交學費,當徒弟的時候只有師父給的月例,沒有工錢。
京兆府百姓一難受立即找人給看,反正不花錢。
有的病看了,說應該買藥,花上五六錢,很快會好。
百姓一聽就這點錢啊?買,買藥吃,回家熬。
檢查免費,藥能不能吃得起是另一回事兒。
不會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癥,重癥變成嗩吶聲。
“諸位進山一次,帶獵物出來,不會立即再進山,趁著休息的時間學習。
掌握一門手藝并不吃虧,別等到需要時才后悔當初有機會沒好好學。
比如我,我就是啊,有過許多好的學本事的機會,不懂得珍惜。
到現在,猛然醒悟,可惜再難回到從前了,否則我怎么會這么弱小?”
李易語重心長地跟獵戶們說,拿自己舉例子。
獵戶和工匠:“……”
東主你確定你不是在打擊我們?你小偶們倒是知道,你弱偶們咋就沒看出來?
你都能在天上飛了,你告訴偶們你學藝不精?
東主啊,給人留條活路吧!憋嗦啦!
“易弟,說正事兒,百姓不容易,你何必呢!”一個聲音響起。
眾人紛紛點頭,看向聲源所在。
“三哥你護衛呢?”李易雙手快速插兜,拿出來時一手一把小手槍。
“周遭皆為大唐百姓,還能傷了朕不曾?”李隆基微微搖頭。
“見過陛下。”李家莊子的人不鞠躬,眼睛看向其他非李家莊子的人問候。
“見過陛下!”其他人鞠躬,同時把手放到最顯眼的位置上,兩手手心向上平端。
李易再仔細一看,臥槽,你們開始玩化裝了?郭子儀臉上抹的啥呀?蠟黃蠟黃的,防冷涂的蠟?
獵戶們激動,看到大唐皇帝了。
順便他們瞅李易手上的小手槍,知道這是武器,有多厲害不清楚,估計非同尋常。
李易把槍收起來,站到李隆基身邊:“三哥不去休息,回來的一路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