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耕人力?”畢構持懷疑之意,你自己種田又教書,你確定時間夠用?
“非田中之事,無畦可種。養家禽、孵幼雛、拾野蛋、集窩蛋。”
張黃端起茶盞想喝口,口干。
他不種地,沒有地呀!他就養家禽,人工孵化小雞崽子、鴨崽子、鵝崽子。
當地水多、山多,這個來錢快。
回答完他看李隆基,該你了陛下,你問什么?
李隆基端起茶盞吹著喝,不問,眼睛卻瞥了李易一下。
“逃戶的錢你不收他們的,他們幫你管家禽,他們自己也養,你教他們的對不對?
所以你只要把小雞小鴨什么的孵化出來,再用賣掉的大雞鴨鵝和蛋換點陳年的糧食和谷糠,就能招回散養的家禽?”
李易不那么文縐縐的,他說話直白。
張黃露出吃驚的神色:“李大夫竟也識此道?”
“你說呢?”李易反問。
“慚愧,慚愧!一時間把李東主給忘了。”
張黃反應過來,自己的辦法還是在報紙上看的。
而報紙由李家莊子出,人家李易會不懂?
哎呀!丟人啦!可別給差評啊!我挺不容易的。
他稱呼改變,李大夫是個身份,李東主是另一個身份。
“怎么想起來利用這樣的手段獲得幸進之路的?”
李易繼續問,依舊那么直白。
“無幸進之思……”
“再說一次。”李易打斷對方的話。
“無幸進之思即無上進之力。然,非終南捷徑。
未經科舉,不敢直入朝堂,尋一縣中縣丞、主簿,再好不過。
幾次州中考核,皆罷黜,終難過,方于兩年前試此計策。”
張黃什么都說了,他發現面對李易比面對四個宰輔壓力大。
宰輔們說話文縐縐的,好應對。
李易一開口就大白話,每一句都問在關鍵的地方。
“筆墨伺候。”李易吩咐。
青松一號站到他旁邊,滿臉無奈地看著他。
“拿!我起來。”李易起身,他坐著箱子呢。
青松拉開箱子,取出東西又合上,示意東主坐。
“給你一刻鐘時間喝茶水,然后半個時辰內寫一份百姓能看懂的告民書和一份勸民書,勸什么、告什么,你看現在的情況自己想。”
李易說話還是那般直白,十五分鐘準備,一個小時寫兩份東西。
“半個時辰?”張黃強調時間。
“你倆也寫。”李易不回答他,對大弟子和二弟子說。
“是!師父!”兩個孩子出聲,葛巖也拉開個箱子取文房四寶。
張黃:“……”
他絲毫不敢輕視兩個孩子,早就聽說李東主有兩個徒弟。
真正的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所有能看的書全背下來了。
他還能說啥?寫吧!就這一次機會。
錯過了,估計這輩子就全錯過了,不會有重來的機會。
可是有點太為難人了吧!有幾個人可以在半個時辰內寫勸民書和告民書?你咋不說作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