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練手?他罪不至死吧?”
李易發現情況不對,官員寫個奏章上來,然后……死?
“小易你說的。”畢構抓到把柄。
“我還說不讓你收李家莊子的稅呢。”李易反駁。
這是他跟初中老師學來的,一周一考試。
有同學抗議:老師,校長昨天還說不能周周考。
老師:校長說讓你們都考滿分,你們怎么不聽?
畢構:“……”
“如此,不抓?”他問李易。
“與無何干?反正我彈劾官員又不會彈劾他。”
李易扔下句話吃餛飩,再不吃就不用吹了,涼了。
畢構把這本奏章放一旁,繼續看下一本,用筆在上面寫寫畫畫的。
等李易吃完,畢構還在批奏章呢。
他把一些需要給李隆基的單獨拿出來,其他小事情他自己處理,或者找其他宰輔商議。
他不時需要叫人到這邊來,查資料,或者詢問地方的情況。
他背不下來整個大唐的事情,太過煩瑣,同時又總變動。
人來人往的,瞧著挺熱鬧。
吃完飯的李易打個哈欠,伸手拿一本畢構沒批注的奏章看。
密州的奏章,上面寫:‘牟山無田之地,山中逃戶百幾,山丘平原各一,移民入原問許,石多草密荊棘,兩水分源而去,撥付黃牛耕犁,自建房屋粱脊。’
一點廢話都沒有,前面未寫歌功頌德之語。
李易點點頭,摸摸兜,掏出來鉛筆,在下面批注:‘移民是可與,資源不尋奇。遍地寶物聚,錢財易得取。’
寫完他放在一邊,招呼人:“把河南道密州地圖拿過來,單獨帶個當地安丘縣的小圖。
這地方還用朝廷撥款安置躲在山上的逃戶?寶地啊!
都說自己缺牲口和農具,能夠自己蓋房子,咋不想想為什么能蓋房子?當地的礦產資源豐富。
這玩意兒得修路,往北把水路弄一弄,往南修陸路。
萊州那里也應如此,雙方一同進海灣,從南邊的海灣把東西運到海州。
然后河南府這邊的煤炭運過去,在那邊建很多窯,自己先初加工。”
吩咐完他拿起下一本,打開,突然愣住,抬頭,周圍一圈人看著他。
他之前本以為人是之前往來報信的,咋是其他宰輔和團兒里的人?
“干啥?我臨時當一下中書令不行?誰規定中書令只能有一個?又不是太陽和月亮。”
他合上奏章,反應過來,這活兒不歸自己干。
現在屬于喧賓奪主,還是越俎代庖?
“如何?”姚崇在旁邊笑著出聲。
“老姚你拿我打賭了?賭注分我一半,我不管因為什么。不然別說我欺負你孫子。”
李易一瞬間想到個情況,老畢過來是故意的。
姚崇兩手一起擺:“不曾,不曾打賭。只是一說,你比我等強。”
“姚相謙虛了,至少在找工匠方面,姚相本事了得。”
李易不怎么開心,所以得嘲諷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