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塊表,耗時許久,不忍讓工匠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
畢構搖頭,莊子的工匠寶貴,自己弄壞一塊表,耽誤工匠的工夫。
“我讓工匠造表的目的不是賣錢,工匠需要在放大鏡、顯微鏡下熟練的操作。”
“想賣錢,我換一個專門制造表的小自動流水線,一天能造出來很多。”
“包括座鐘和掛鐘,技術含量比不上小機器人,天壤之別。”
“小機器人身上的一個集成電路塊,累死大唐最好的工匠他也打造不了。”
“我拿著工具,就能夠制造出來一塊機械手表。”
“我的手比較穩,作腦外、心外、介入手術的時候需要用到。”
李易告訴畢構你想多了,工匠們屬于練手。
想大量生產,我有東西,只要材料充足,制造速度快。
二十元左右一塊的機械手表,還帶日期和星期的,并且防水、夜光……
關鍵還七天無理由退貨、包運費。
“哦!”畢構悟了,這玩意兒也可以使勁降成本。
“小易!戶部出錢,你給各縣造一個座鐘,用以對時,如何?”畢構考慮到一件事情。
“科舉之后,長安與洛陽宮每坊放一口座鐘,供百姓看時間,額外加個玻璃罩子。錢我出。”
李易這就表示同意了,各坊可有,各縣亦能有。
現在就有很多百姓跑到慈惠坊外面看時間,聞恬蘭香閣門口。
聞恬蘭香閣上面不好裝鐘樓,就把幾口鐘擺在外面。
長安那里有專門的鐘樓,有人校對時間,不讓鐘樓的鐘出現大的誤差。
“你可不能賺朝廷的利潤哦!”畢構強調一句。
“我搭錢進去不就行了嘛!然后鐘上面寫: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光陰流逝,望君珍惜!”
李易表示不要錢,他要在上面寫大字,告訴每天看鐘的人別腐敗。
畢構猶豫一下:“給錢,規矩不可破。”
李易用另樣的眼神看畢構,你確定你守規矩?我莊子的東西……
“哎呀!雪還不停呢?”畢構扭頭瞅窗戶外面。
“咱們的腐乳、臭豆腐都能出口。需要制作只能裝十塊的小方陶罐,口是圓的,方便密封。”
李易也不糾結之前的話題,老畢坐過來了,說賺錢的事情,老畢喜歡。
等老畢干不動進團兒后,就是新的戶部尚書接班,并且繼承斤斤計較,或者說是錙銖必較的優良傳統。
如果一個戶部尚書礙于各種情況,而不算計李家莊子,那他就必須被撤換,不合格。
“何不做大一些,眼下店鋪中賣腐乳臭豆腐,大壇子,買的人自己帶碟子和碗過來。”
畢構顯然了解過民生,百姓買一兩塊腐乳,同樣用碗,賣的人加兩塊,再給舀一點汁。
一般一大壇子賣完,汁基本上也跟著送出去,不會專門留著汁單獨賣。
誰那么賣,別人就不去買了,換一家。
“出口的東西,大壇子顯得不之前,小的罐子可以加價。老畢你退步了啊!”
李易批評,你得整天盤算著從別人身上弄錢。
“受教!”畢構抱拳,小易你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