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可是十分的清楚,李泰在詩詞歌賦上的造詣,絕對不比其領兵打仗要差多少。
所以李祐并不是在給李泰出難題,而是在給李泰出風頭的機會。所以李承乾才會,用看白癡的眼神看著李祐。
不過李世民對此倒是十分的高興,于是便對李泰招了招手后說道:“高覺,既然李祐提議讓你作詩,不知你可否能即興作詩一首呢。”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泰笑了笑,上前向李世民施禮說道:“父皇,要說在座的各位皇兄皇弟,那可絕對是人中俊杰。不如今天我們就來一場賽詩會。”
“這個倒是挺有意思,不知你這賽詩會的規矩是什么。”李世民也來了興趣,看著李泰問道。
“那就是有父皇出題,讓我們兄弟幾個分別作詩。然后由父皇來做評委。”李泰對李世民說道。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誰的詩作得好,今天朕有重賞。當然有獎就要有罰,輸的人朕可是要懲罰他的喲。”李世民高興的說道。
此時李佑的臉,上已經露出了為難的表情。讓他圍場打獵倒是一把好手,讓他出詩答對那絕對是找錯人。
可是畢竟主意是自己出的,如今被李泰反將一軍,又能有什么辦法呢。只能苦著臉等待著自己被罰。
“那就請父皇出題。”李泰笑著向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后,回身看了看自己身邊的李淵,然后開口對李淵說道:“父皇,今日是皇室子孫相聚共度新年。有父皇在,這題目皇兒不敢出。”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泰不由得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了十分滿意的神色。然后高興的說道:“既然如此,那皇爺爺就給你們出一道題目。”
“你們的父皇文治武功天下共知,如今更是創下了貞觀之治。你們就用你父皇來做一首詩吧。”
聽到李淵的這句話,就連李承乾都不由得一驚。如果是以花草樹木風景為題,做一首應景之詩還不算太難。
但是如今李淵,竟然讓眾人以李世民為題,那這詩可就不那么好做了。
不止李承乾感到吃驚,就連蜀王李恪也是一般。唯獨燕王李祐,卻是一臉不在乎的表情。
他不是因為文采多么好,而是對于他來講,無論是什么為題。他都做不出來詩。所以這個題目,對他來講也就無所謂了。
看到自己的子女,一個個表情各異,李世民雖然知道這個題目比較難。但還是點點頭說道:“那你們就以朕為題,作詩一首吧。”
“俗話說得好,長幼有序,所以還請皇兄先來。”李泰向李承乾揮了揮手后說道。
李承乾也是無奈,只能站起身來對李世民說道:“父皇,這即興作詩的本領,兒臣可不敢和皇弟相比。不過這打油詩,兒臣倒是可以說上一首。”
隨后太子李承乾便張口說道:
太宗座殿剛幾年,
風調雨順太平安。
兵進北番平叛亂,
換得今朝太平年。
聽到太子李承乾的詩,李世民那是無比的高興。于是大笑著對李承乾說道:“看來太子的學業大有長進啊。”
李承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下一個自然就輪到了蜀王李恪。李恪站起身來向李世民行禮后說道:“兒臣這里也有一首打油詩,獻給父皇。”
隨即蜀王李恪說道:
少年得封號秦王,
上馬領兵戰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