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創貞觀,
明君之名萬代揚。
聽到蜀王李恪的詩,李世民更加的高興。哪一朝哪一代的君王,不希望自己流芳百世。成為真正的一代帝王呢。
看到李世民那高興的表情,李恪懸著的心也算放了下來。于是向李世民行禮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之上。
接下來就輪到了李泰,只見李泰不慌不忙的向前走了兩步。然后開口說道: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五霸七雄,略輸文采;
秦皇漢武,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西楚霸王,含恨自刎在烏江。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李泰的這首詩一出口,可真的算是技驚四座。就連李世民和李淵,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這首詩大氣磅礴將古今名人,盡數涵蓋在內。而最后一句的,俱往昔,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也就說明了所有的人,都不如李世民。而且全詩上下,并沒有提到李世民任何一個字。
這首詩不但大大的贊揚了李世民,而且寫的又是十分的含蓄。這不由得讓李世民心中萬分高興。
于是大笑著說道:“好詩,好詩。來人取筆墨紙硯。”
很快有太監為李世民準備好了文房四寶,于是李世民親自提筆,在宣紙上揮毫潑墨。
將李泰所作的這首詩,親自書寫了下來。然后交給太監拿去裝裱。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對這首詩是多么的喜愛。
李泰的詩做完了,接下來就到燕王李祐了。只見李祐站起身來,向李世民行了一禮之后說道:“父皇,好詩好詞都讓哥哥們說了。到兒臣這里已經沒有什么可說的,兒臣愿意認輸,受父皇懲罰。”
在場之人都沒有想到,這李祐竟然如此的不要臉。將自己的無能,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不過此時的李世民心情大好,他又哪里會在乎,李祐能不能做出什么好詩來。
于是對李祐擺了擺手后說道:“平時也應該多學一些,免得在用時被人家笑話。既然朕已經說了,輸的人要有懲罰。那你就準備好禮物,等著弟弟妹妹向你來討要吧。”
聽到是這樣的懲罰,燕王李祐更加有恃無恐了。于是笑著對李世民說道:“兒臣以后絕對會多加努力,今日兒臣愿意受此懲罰。”
隨后李世民的眼神,看向了李泰,然后笑著對李泰說道:“你是獲勝者,不知你想得到什么樣的獎勵呢?”
“父皇,如果父皇想要給兒臣獎勵的話。不如將父皇剛剛寫下的,那副御筆親書賜給兒臣。”李泰對李世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