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天下太平武將的用處將無法體現,而治理天下又是文官的特長。所以自然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
李治又何嘗不知這個道理,于是開口說道:“二位不必就此事爭吵,如今不要說戶部無法拿出多余的糧草,就算是在短時間之內,想要集結十萬有戰斗力的人馬,也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皇上,看來皇上是把李泰那小子忘了。讓他出十萬人馬那絕對不是什么問題。而且皇上還可以借機向他要一些糧草。”
“先皇出征的時候,那一次李泰那小子都會拿出數十萬石糧食。如今皇上想要御駕親征,又怎么可以讓那小子躲了清閑。”程咬金笑著對李治說道。
其實李治打心底里不想讓李泰參與此事,一直以來李治在天下人的眼中就不如李泰。
如今本想借助這次御駕親征,改變自己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再將李泰牽扯進來的話,那李治的目的可就不好達到了。
不過事已至此,李治還真就無法拒絕此事。首先李治也知道先鋒軍的重要性,如果先鋒軍不是一支精銳的話,很難完成其艱巨的任務。
再者就是,這出征吐蕃國不知要用多少年,如果真持續個十幾年的話。恐怕憑借自己現在國庫的實力,還真就未必能夠支持得下來。
于是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朕確實將皇兄忘了,馬上傳旨讓皇兄調集一支10萬人馬的先鋒軍,交由鄂國公統帥。”
“皇上,我覺得此事無需下達圣旨。只需要皇上寫一封親筆書信,派人送往幽州城便可。”
“只要燕王見到皇上的親筆信。不但先鋒軍會給皇上送來,到時候糧草也絕對會一起送過來。”長孫無忌開口對李治說道。
聽到長孫無忌的這句話,李治不由得點了點頭。他心中又何嘗不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
如果李治下圣旨的話,那就是在命令李泰。而李治寫下親筆書信,那就是兄弟們之間的感情了。
這兩者之間可絕對有著天壤之別。上次李治下旨命李泰出兵征剿蜀王李恪。李泰就是以北方番邦異族異動為由,只出動了5萬人馬。
如果此時李治在下旨的話,恐怕李泰最多和上次一樣。派5萬人馬來參加這次征西,也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于是李治點了點頭后說道:“那就勞煩舅舅走一趟幽州,將朕的親筆信交給皇兄。”
……
“九郎,我聽說今日選先鋒將軍的時候,出現了一點意外。”武則一邊為李治磨墨,一邊開口問道。
“朝中的這些武將真讓我生氣,平時一個個威風的不得了。恨不得都要把眼睛長到腦門上了。”
“可是真有事情的時候,還得朝中的幾位老國公出力。我真不知道養著他們有什么用處。”李治嘆息的對武則說道。
“九郎你有沒有想過,鄂國公尉遲恭已經年事已高。有他執掌先鋒軍是否能夠真的勝任?”武則對李治問道。
“雖然話是如此,但是現在我又能有什么辦法呢?難道讓兩位兄長去當這先鋒官不成,恐怕他們還不如鄂國公呢。”李治無奈的說道。
就算李治讓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出任這前部正任先鋒官一職。恐怕武則也絕對不會同意的。
“既然九郎決定向燕王調遣十萬先鋒軍,那為何不讓燕王親自來出任這先鋒官呢?”武則對李治說道。
“恐怕皇兄未必能夠同意,如果到時候皇兄拒絕了我。那你讓我這張臉往哪里放呢?”李治對武則問道。
“此次你是給燕王寫的親筆書信,恐怕除了燕王之外無人敢擅自觀看。所以就算是燕王拒絕了你,也不會有人知道。”武則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