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的話,張楚就準備去南方找相關的地方了。他記得濱海有個農科所,那邊似乎就在研究一些東西,可以從那邊引進一些技術過來。
最理想的辦法是把養殖場的糞便和垃圾可以轉化,讓這些東西不成為污染源,然后又能作為種植這塊的肥料,而且還沒有臭味,這邊是最理想的方法了。
養殖,尤其是家畜這塊,最麻煩的就是這些了。當然直接養下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邊的環境就會被破壞,這個張楚前世見識過。
現在看來,他們省里的農校一樣有這方面的技術,這個對于張楚他們的養殖很有幫助。張小毛去那里學習了一段時間后,也接觸過這些,這同樣屬于科學養殖的一部分。
不過張小毛似乎對種植沒什么興趣,這個張楚得另外找人來打理。眼下談那東西還早,到時再說了,反正承包下來一年也給不了多少錢,這個張楚還是掏的起。
“那行!過完年我們一起去找水庫那邊商量,還是我去跟他們談?明年上半年我們就開始小規模試養,下半年后再慢慢擴大。”
見張楚愿意掏那錢,張小毛也不猶豫了。那邊確實是一個好地方,而且因為里附近居住的百姓太遠,對于一些瘟疫的防治也有好處,不用擔心被人帶來什么瘟疫。
更不用擔心被周圍的人投訴,到時跑到豬場這邊來搗亂。這種事情也不是張小毛想多了,而是如果真那樣,往后肯定會發生這種事情,鄉下的百姓也沒那么好說話。
“過完年我跟你一起過去,我明年上去會晚些。水庫那邊其實每天都有人在執勤,也不會等到很晚。我們什么時候有空,到時過去讓他們找下負責人談談便好。”
今年的同學會雖然比之前少了幾個人,但是一樣熱鬧。那些家伙湊一起,現在商量著明年聚會的時候,要不要把各自的老婆都帶過來。
張楚對于這個提議保持自己的意見,他隨大眾,如果其他人覺得可以,那他就跟著帶老婆過來便是。如果不同意,那就自己過來。
他家過年的事情其實也不用張楚夫妻兩去忙活什么,張楚爸媽現在還能忙活,早就把該準備的東西準備好了。黃燕在家,也就是幫著張媽弄些手工的年貨而已。
比如他們家這個時候要炸丸子,紅薯丸子。以及做豆腐這些,這個張媽的手藝在村里沒得講,做的最好的那個。以前村里的人做豆腐還得找張媽來做,只是現在張媽很少做了。
也就是自家每年要吃的這些,她會做做。村里其他人也沒人好意思讓張媽做了,給錢也不好意思。村里就張楚家最有錢,他們怎么給錢?
做的豆腐有很多種吃法,一些直接留著做水豆腐吃,一些要用油炸腌制,這是豆腐泡。還有直接晾干發酵的,那是用來做豆腐乳,以及晾干腌制的豆腐干。
除了做豆腐,快到年三十的時候,家里還要走油鍋。比如魚肉和豬肉,都會在油鍋里面炸一下,這樣儲存時間長些,也會更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