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在河北走了一遭,對兵禍造成的饑荒有了深刻的認識。李密的反應,遠比還那些沒預感到這場大戰會對河洛地區造成怎樣影響的各路義軍更迅速。
不但是回洛倉,就在利用隋軍調走了洛水對岸相持的瓦崗軍后,偃師城外留守的兩萬大軍更是直接渡河直撲虎牢關南面七里鋪的興洛倉而去。
不知為何,這一手安排,他并沒和裴仁基透露。
后者不清楚這里面的計劃,也就談不上配合。而原本處于兵力優勢的義軍,一旦各自為政,就很容易被隋軍抓住機會各個擊破。
在這方面,王世充是高手。
當江淮新軍沿洛水退到延慶坊外浮橋的時候,皇帝陛下的車輦正自龍光門北進。
上坊區那些高門大戶,有門路的便拖家帶口的跟著,沒門路的,便跪在道政坊外嚎哭。
隨駕東都的內閣大臣們,有許多都留了嫡系子弟看家,打算多分幾個籃子裝雞蛋。而那些沒心眼的,則恨不能把小妾丫鬟都帶上,那叫一個磨嘰。
眼見有亂軍就快沿洛水殺過來了,等到天一亮,連個躲的地方都沒有,楊廣就有些壓不住要拔刀子砍人的心。
好在不等拔出來,王世充就先到了。
江都水軍的戰船自洛水一字排開,殺進城內。而原本潰退的隋軍府兵借著城內的火光重新收攏,卻沒管里坊區的混亂,而是在上東門外埋伏起來。
小王甚至派人把戰船經過的水路上的浮橋又重新勾連起來,一看就是要坑人。
一個時辰后,首先趕到的河北軍兩萬先鋒,在左右行軍司馬鄭德韜和楊德方的帶領下,直奔上東門外的洛水浮橋,撲向回洛倉城。可就在過了一半的時候,近在咫尺的城頭上忽然火光大亮。隨著戰鼓聲響,上東門外的府兵便應聲殺了出來。
后方等待渡河的士兵毫無防備,加之狂奔了一路,本就有些體力不支,一觸即潰。靠近河岸的士兵見狀,便瘋狂的向浮橋擁擠而去。
已經過了河的楊德方見狀,急忙指揮前軍自浮橋兩側結陣接應。可還不等士兵展開,就聽水聲響動,王世充的戰船自延慶坊后突然出現,撞開浮橋,把大軍攔成兩截。
黑暗中突現的戰船拋灑箭雨,楊德方來不及躲避就被射成了刺猬,翻倒在洛水的浪濤之中。
裴仁基率中軍趕到的時候,看見的就只是沿洛水兩岸撒丫子奔逃的己方潰兵和追在后面攆鴨子的戰船。
最倒霉的要數老王了,都還沒明白咋回事呢,就被潰兵沖開了前軍陣勢。
講真,他來洛陽,可不是為了殺皇帝或是搶劫的。只是因為之前發現隋軍撤退,就想著追過去砍幾刀。而眼下發覺對方已然止住潰勢,轉而進攻,便當機立斷的做了個坑友軍的決定:撤退。
結果對岸的老裴和小裴本以為三萬瓦崗軍能牽制住王世充的大部分攻擊,好給他們時間來收攏潰兵,反敗為勝。可越打,越覺壓力巨大。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對岸都快跑的沒人了。
“哎呀某這個暴脾氣!姓王的!你特娘的不講道義!”
策馬于亂軍中奔走的裴行儼氣的罵街,喊聲隔著河岸遠遠傳出。過不多時,卻隱約聽到一陣幸災樂禍的笑聲。
“呃哈哈哈!姓裴的你也有今日!叫你父子當初擺俺們一道,這叫一報還一報!活該!”
“……”
裴行儼眨著眼睛愣了一瞬,隨即頭皮一炸,沿著河岸就追了過去。
“程咬金!曰你姥姥的,有種別跑!咱倆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