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不出現還好,這些天事太多張華子都快忘了,可蘇牧這么一出現張華子頓時想到了。
“小友,你答應我的事呢?”
“答應先生的事?什么?”蘇牧眼神看向張惜露,張惜露也是滿臉疑惑。
和張惜露共患難之后,蘇牧和張惜露的關系日日升溫。兩人接觸也變得越發頻繁了起來,可也從未聽張惜露提過。
“你不是忘了吧?本草綱目啊,你答應給老夫默寫本草綱目的。”
“哎,這瘟疫一事忙的我腳不點地的,早就忘了。不過張神醫,本草綱目可是有一千八百多種藥材,包括圖冊,藥性等等,還有一萬多種藥方呢,就算是默寫,沒有個一兩年也默寫不出來啊,現在沒法給你。”
張華子想想也是,隨即松開了蘇牧的手。
“既然如此,那老朽就先告辭了,等兩年之后老朽再來取,蘇小友,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還望你不要食言啊。兩年老朽還等得起,要時間再久,恐怕等不起了。”
“張神醫,我聽惜露說過您畢生夙愿是能整合杏林各派傳承,取其精華匯總成一本醫藥寶典以供后人學習?”
“不錯,杏林醫術,各門各派傳承皆有差異且互不相通。各門各派,對藥材藥理的認知也不盡相同。雖說大夫救死扶傷,可也有不少因對藥理認知錯誤,對病情診斷失誤而誤人性命。
醫學一道,關乎人命不可不慎重。一篇文章寫錯了,大不了被人駁斥,可一張藥方寫錯了,卻是一條人命啊。”
“以神醫在杏林的地位,校對而出的醫藥寶典必定能讓人信服。”
“老朽不敢夸下海口,但老朽的薄面在杏林還是有幾斤重量的。但就算老朽對藥理病理頗有自信,可卻少了藥材病癥的整理,這些年老朽游遍山川五岳,搜尋天下藥材醫書藥方,就為了能校訂整合,查漏補缺。”
“這樣,我默寫本草綱目非一朝一夕,神醫著書校訂也非一朝一夕。神醫何不留下在燕地完成這曠世巨著?而且我默寫出來的本草綱目不是還要神醫審核判定?”
“這……”張華子有些意動了。
隨著年歲越來越大,張華子也有一種迫切。書寫醫藥寶典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著書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要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沒有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
可自己還有多少年壽命?要是在臨終前沒能完成醫書著作,張華子覺得自己應該會死不瞑目。可這些年,張華子遲遲沒有下定決心開始寫。
蘇牧這么一說,他突然有種禪機已到的感覺。
禪機,就是一種契機一種巧合。
這一刻,張華子心中瞬間升起一種沖動,當斷不斷,反被其亂,這個時機,這個時刻,恰當好處。
“神醫,小子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神醫答應。”
“侯爺請說。”
“燕王府愿聘請神醫為醫學教授。在燕地著書立言傳播醫道學說。神醫,您的醫學寶典,藥理思想不是單靠神醫一人推廣可成的。我愿在大明城外建造一家醫學院,供神醫傳道授業,推廣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