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一場秋雨
清晨,顧長青從睡夢中醒來,在朝陽的照射下,天邊是一朵朵紅云。
伴隨著一陣濕潤的涼風,這讓他不由眉頭一皺,腦海中下意識浮現出一個念頭——要下雨了!
作為一個多多少少沾點文青氣質的網絡作者,顧青山本質上很喜歡下雨,因為雨水會讓他有一種別樣的情感,細雨的唯美,小雨的傷感,雷霆伴隨著暴雨的憤怒和猙獰。
在下雨天,顧長青總是有種錯覺,仿佛自己大腦的運轉速度能提升20%。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顧長青特別喜歡下雨天。
但正應了魯迅先生說的那句話——老八小憨包塞進別人嘴里是笑話,只有塞在自己嘴里才知道什么叫做膈應!
……分割線……
有了第一次的收獲,顧長青的身體發育再次進入開掛狀態,這都不是高速公路,而是在高速公路上開火箭,完全就是突破常理的成長!
一個星期的時間,顧長青從一開始的37厘米,提升到了68厘米,平均一天體長至少增加4厘米,而相比較身型的均速增長,顧青山的體重每天則以幾何倍數提升。
這什么概念?
從一只剛剛出生,十幾厘米長的小鱷魚,成長到27厘米,顧長青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現在他從37厘米成長到68厘米只用了7天!
毫不夸張的說,以顧長青現在的狀態,他完全不像是一條出生兩個月(30天+7天+9天+7天)的小鱷魚,因為絕大多數半年的小鱷魚,他們的體長也就半米,甚至個別運氣差的連半米都達不到。
而顧長青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超越了正常小鱷魚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一定能達到的體型。如果按照現在這個速度繼續發展?
半年后的顧長青,很有可能將會擁有成年鱷魚的體型。
而正常鱷魚如果想要成年,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當然,取得了這份成績的顧長青并沒有因此而自滿,作為華夏龍國的一員,居安思危是烙印在靈魂深處的被動。
在此前的一個星期里,除了每天必須要有的吃飯和睡覺,顧長青做了兩件事情:
一個是在陷阱的后面擴充了一段橢圓形的養魚池,目的是讓食物儲存的時間變得更長,畢竟魚死了之后,腐爛的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另一件事情則是為了應對冬天,顧長青需要以古松的主枝干為梁體,搭建鱷魚巢穴。
這也是顧長青為什么不喜歡下雨的原因,因為下雨天自己沒辦法工作。
但沒辦法,下雨這種事情也不是顧長青能操控的,況且他雖然不喜歡現在下雨,但仔細想想,其實就算下雨對自身影響也不大。
鱷魚巢穴目前搭建了一半,完全能做到避雨。
魚塘雖然沒有徹底完工,但也已經接近尾聲。
而且顧長青的防水措施一直做得很好,在泥土中加入植物纖維,然后在上面鋪上一層小石子,最后撒上一把砂礫,雖然達不到水泥的效果。
但正常情況下,雨水是很難破壞這種程度的建筑。
所以清晨,顧青山還是和往常一樣,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曬太陽。
估摸著早晨**點鐘的時候,身體徹底暖和過來的顧青山,這才邁著慵懶的步伐向陷阱區域爬去。
除了不定時的給貓白投喂一條小魚外,顧長青這段時間最大的一個工程就是擴充陷阱后面的魚塘,這里稍微介紹一下捕魚陷阱。
受限于系統倉庫的儲存能力,目前為止顧青山精心設計的陷阱只用了一次。
不過對于顧青山而言已經足夠了,因為那一次收獲的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948公斤!
當然,超過九成的魚類,都因為缺氧而死。
特別是收獲的第一天,粗略估算至少有四百公斤的魚因缺氧而死。
好在第二天,顧長青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在陷阱后面擴張了一塊魚塘,在大量湖水的涌入下,這才讓魚群剩下的幾百公斤魚類不至于因缺氧而死。
可即便如此,這些魚也沒能堅持到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