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頭一天開業,蘇妧弄了一個優惠活動。
到了鋪子一看,果然看到外面拍著長龍,鋪子的工人都忙得腳不沾地的。
蘇妧看了下,鋪子的人都回來上工了。
有伙計看到她像是看到定海神針似的,激動得不行,“東家你可算回來了。”
蘇妧笑笑,“沒事,我不在你們也做得很好。”
被東家夸獎的工人害羞地笑了笑,東家對他們那么好,他們無以為報,只能賣力地干活。
蘇妧率先去烘焙室里面看了一下器材,里面的衛生情況很好。
在烘焙的工人看到她有些緊張,蘇妧覺得挺納悶的,她又不是什么黑心老板,這么緊張做什么?
不過蘇妧擔心影響他工作,“你不用緊張,平時該怎么還是怎么樣。我只是來看看這里有么有缺什么,我好讓翠蘭去補給。”
看了幾圈,那工人還是放不開,蘇妧默默地出去了,似乎還能聽到那工人松了一口氣。
“三嫂你回來啦?”周翠蘭聽到其他工人說她去了烘焙室,就過來了。
蘇妧點頭道:“我看著今天買賣進行得很順利啊,周掌柜干得不錯嘛。”
周翠蘭回了一句,“全賴東家教得好。”
兩人相視一笑,“我們這樣算不算商業互吹啊!”
因著店鋪挺忙的,說了一會話周翠蘭又去忙了,蘇妧去幫忙收銀子。
這一忙就忙到中午,蘇妧找了個時間給鋪子的員工發開工利是,以及從縣里帶回來的特產。
大家拿著開工利是都有些無奈了,東家怎么又給他們發紅包啊!
東家又給他們發紅包怎么辦?只能收下唄!
被蘇妧教育過的周翠蘭已經麻木了,發紅包才是正常的,不發才不正常。
下午來買點心的客人發現周記點心鋪的伙計個個都笑吟吟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忍不住打趣。“笑得這么開心,撿到銀子啦!”
伙計就笑瞇瞇地回一句,是啊!
-
另一邊,王遠航帶人尋摸到拐子團伙的老巢,在里面找到了不少金銀財寶,以及大量的銀票和一些賣身契。
其中在房子的暗格里找到兩個賬本,一本上面記錄著以前拐來的孩子名字,身份,年齡以及去向,甚至還標注了價錢。
這是直接是把拐來的孩子當成明碼變價的商品來買賣。
孩子的名字住址記錄得比較籠統,應該是孩子年紀比較小的緣故,交代得不清楚。
另一本上面標注的是從別處買來或者是交換來的孩子,后面跟著的依舊價錢。
反正當地的孩子絕對是不能賣到當地的,要轉手到偏遠的地方進行交易,永絕后患。
這就意味著這其中涉及到一張巨大的利益網,甚至可能是一張扎根在全國的網。
而他們端掉的拐子窩只是其中一個細枝末節而已。
一頁紙上是十個孩子的信息,厚厚的兩本,涉及的孩子有七八百個。
王遠航越看越心驚,越看越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