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的腿現在怎么樣?沒問題吧?”
“沒問題沒問題,恢復的挺好的。”
“爸媽呢,身體如何?”
“身體不錯,關鍵是心情好了。聽說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就很放心。還說過了年,想來學校拜訪您…我說還是算了,許總您這么忙……”
“誒,那是老人家的心意,不過讓他們來拜訪我就有點過分了啊。抽時間去你家,拜訪拜訪你的父母吧。也好讓你在老家人面前,長長臉啊,是不是?”
許安陽對于人的心理拿捏的很準,他知道陳康心里最在意的就是父母,以及壓在頭上那頂貧窮的帽子。
讓他的父母安心,能摘掉貧困的帽子,在老家人面前翻身,對陳康來說就是最大的心理滿足。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從農村出來的這一輩人,都有著將來要衣錦還鄉的執念。
所以,聽到許安陽這么說,陳康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色,道:“謝謝,謝謝許總!”
“先別忙著謝,先把工作做好,做大,才會還鄉的資本啊,你說對不對?”
“對,那…我先去忙了。”
“去吧~”
看著陳康動力滿滿的樣子,許安陽知道,今年春招的事不用他操心了。
人事招聘的事情忙完,許安陽在工作上暫時就沒有什么急需完成的大事了。
他要開始策劃回家過年的事。
一想到過年,許安陽還是挺頭疼的。
倒不是為了去關凌家,而是因為今年輪到許安陽家請客吃年夜飯了。
一想到一大家子要重聚,三姑六婆要開始家長里短,許安陽就頭疼。
許安陽家往上數幾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從許平志這一代開始考上大學,做了老師,脫離了農門,成了城里人。
但在人際關系、親緣結構上來說,還是農村式的大家族。
小時候這些親戚朋友關系相處的還不錯,孩子嘛,有人玩就行。
等慢慢開始長大,不同環境孩子的成長之路就開始出現偏差,越偏越多,最后就成了兩路人。
除了過年過節,也很少相聚,互相之間的親情也就淡薄了起來。
當然,不管怎么說血濃于水,親緣關系還是在的,大家也會互相走動,客客氣氣。
但在親戚朋友里,總有那么一些不開竅的,主要用途除了給人添麻煩、添堵,剩下就是吃飯拉屎。
如果是外人、陌生人,不理會就是了,可這沾親帶故的,有時候甩也是甩不掉的。
許安陽抓了抓頭發,感覺比對付小高都要頭疼,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打給關凌,道:“待會兒陪我去趟市場,我買點年貨……對,一部分帶回家,一部分去看望你爸媽……少啰嗦,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