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中的十五路,收了錢,終于開始辦事了。
一家報紙如此寫道:“今天走訪了Classmates網站,了解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大部分美國人都以為Facebook才是最早的校園社交網站。
其實不然,Classmates創辦于1995年,人們可以在網站上找到自己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各個階段的同學。
最羅曼蒂克的例子,雷·希爾斯在網站上找到了自己中學七年級的女友,他通過站內信息工具問她:還記不記得他。
她回答,“我怎能忘記我的初戀”。
于是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并生下兩子。”
還有報社采訪了Meetup網站創始人斯科特·海弗曼。
面對采訪,這名創始人如此講道:“Meetup創辦于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當時目的是幫助人們擺脫悲傷,走出家門,找到新朋友,并在線下聚會……
我們雖然創立很早,但從未給自己戴上過“社交鼻祖”的頭銜。
某些比我們要晚一年才成立的網站,更加算不上是社交鼻祖。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營銷炒作。
為了博眼球,簡直是不顧一切底線。
我也希望更多人知道社交網絡的歷史,不要被某些人、某些公司給蒙騙了。”
類似的報道還有很多。
十五家社交網站的CEO簽下了eaby的廣告合同,自然得投桃報李。
而且這些媒體記者也不用他們花錢,全是盟主聚友網給找來的。
既不用花錢,還能給自己公司打打廣告,含沙射影說臉書兩句,又算得了什么。
在聚友網的推波助瀾下,報紙上、媒體上、網上論壇掀起了新一股的反臉書浪潮。
只是這一次,聚友網吸取了經驗教訓,沒有強行污蔑臉書。
使用的手段比較溫和,但核心基調還是不變的,就是要削弱臉書的光環和名氣。
十五家社交網站CEO現身說法,介紹自家網站發展歷史的同時,也在否定臉書某些方面的成就。
而且這些否定,都是經得起查和推敲的。
網上閑得蛋疼的人很多,真就有人去查了這些網站的成立時間,發現真的還要早于臉書。
這就好比波尼馬天天嘴邊掛著“我們是社交鼻祖”的時候,突然有網民發現,竟然有社交軟件先于QQ誕生,并且現在還活蹦亂跳的。
這么打臉的事!
必須得湊個熱鬧。
各大論壇的熱帖,在有心人帶節奏的情況,全是清一色“揭露臉書真實嘴臉”的帖子。
留言和討論中,也都是在說臉書為了博出位,不擇手段,歪曲事實。
事實上,夏景行和管理層從未在公眾場合說過臉書是社交鼻祖、第一家社交網站。
這些頭銜,都是媒體給戴在臉書頭上的。
臉書也沒去反駁這些報道,相當于默認了。
畢竟人家夸你,你不可能去叫人家把報道撤了吧。
事實上,臉書也的確是第一家呈規模的社交網站。
Classmates、Meetup這些網站,其實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交網站,發展也不溫不火。
因為沒名氣,所以很多人聽都沒聽過,媒體之前報道的時候,直接略過了這些網站。
媒體的略過,可能都真的是無意的,因為媒體也不知道“還有你倆在臉書前面啊?”
網民可不會去管那么多,他們也的確看到了媒體的種種報道,全是夸臉書“社交鼻祖”、“第一家校園社交網站”。
在論壇上,閑得蛋疼的網民就揪住這點事不放,不斷對臉書進行口誅筆伐。
實際上,這種做法,對臉書影響不大。
也沒有人就因為這棄用臉書,畢竟那么多朋友都在臉書上面,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功能也豐富齊全。
Meetup、ClassMates這些網站,倒是通過這次的事情大大地出了一次名。
大量的訪客訪問了他們網站,并進行了注冊。
但用戶進來以后,發現就這?
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