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現有股東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然后開始召集準備新入場的瀑布投資、貝佐斯風投、德豐杰三家投資機構,秘密地開啟了C輪融資談判。
外界,特斯拉挑戰傳統車企的輿論,不僅沒有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這里面,有臉書、特斯拉公關部門的功勞,也少不了媒體們的功勞。
為了吸引眼球,媒體什么樣的標題都搞得出來。
在媒體報道下,傳統車企仿佛成了一群縮頭烏龜,畏懼了特斯拉一般。
事實上,和夏景行預料的差不多。
傳統車企慢慢也回過味來了,特斯拉是在做營銷,是在故意碰瓷。
這種時候,他們應戰了,豈不是如了特斯拉的愿。
于是,傳統車企好像集體商量過一般,不接受挑戰,也不做任何回應。
本來,傳統車企這種冷處理是個好辦法,因為時間會沖淡一切,特斯拉也不可能永遠占據新聞話題熱點。
但他們低估了媒體的無下限,也低估了臉書和特斯拉推動這件事的決心。
傳統車企這種不回應態度,被媒體給予了各種解讀,很多都是帶有揶揄和調侃意味的。
“……特斯拉不配做我們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用電,我們燒油,和我們不是同一個物種,他們是外星文明。”
“……對不起,我們貴族老爺不接受平民的決斗。”
“……十年后,戴倫終于獲得了汽車工程博士學位,走出校園大門的他,發現大街上全是電動汽車,而他的特斯拉變成了一家燃油汽車公司。
戴倫流下了兩行悔恨的淚水:一切都是特么的套路。”
……
不得不說,記者筆桿子還是很厲害的,猶如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刀刀割在傳統車企那脆弱的神經上面,氣得一群汽車界大佬吹胡子瞪眼。
但不管記者怎么激將,傳統車企就是不理會,不敢隨便賭上企業的名譽。
就在輿論即將退潮的時候,終于有傳統車企接招了。
遙遠的東方,一家名為力帆汽車的公司接下了特斯拉的挑戰,還通過美國駐山城的記者向特斯拉喊話:“明年1月,力帆520和特斯拉于紐北賽道一戰!”
這條新聞一出,很多美國人就懵逼了,力帆汽車?怎么沒聽說過。
很快,就有記者對力帆集團進行了深度挖掘和報道。
一家造摩托車的中國企業,首款汽車還要明年才上市……
這種汽車新丁接受同樣是汽車新丁的特斯拉的挑戰,結局有點令人啼笑皆非。
還有人整理了力帆520的各種新聞報道,雖然還沒正式推向市場,但在研發過程中,力帆520就有不少關于汽車參數、配置、售價的信息散布到了外界。
匹馬力,售價5000美金左右……
美國網民看著這些性能參數,瞬間無語了,這還需要比?
特斯拉想碰瓷傳統車企,新聞搞得沸沸揚揚的。
網名為“精彩哥”力帆的大公子非常喜歡跑車,自然也關注到了特斯拉。
他想買一輛特斯拉限量100臺的“創始人系列”,于是找他老父親申請經費。
而精明的尹總,聽兒子講了這事情后,當機立斷的表示:買,不僅要買車,還要接下特斯拉的挑戰。
和特斯拉一樣,力帆汽車屬于行業新丁,摩托車倒是很有名氣,但汽車,完全沒有一點名氣。
當然,力帆的主要宣傳陣地還是放在了國內。
托尹總的福,特斯拉被力帆公關部門找媒體記者各種報道。
原本特斯拉在國內是沒有一點名氣的,被力帆一頓騷操作,直接整成了高大上的跑車企業,而且還是全球唯一電動超跑。
力帆集團之所以這么捧特斯拉,還幫特斯拉在國內打廣告,完全是劇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