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陳一舟主動對外宣傳,他大搖大擺來到海內網“參觀學習”的事情,就被海內網的員工傳遍了整個中關村。
永遠不要低估八卦的傳播速度!
而且公司也沒下令禁止宣傳此事,陳一舟更是毫不掩飾自己的行蹤。
既然這樣,海內網員工也不存在管住嘴巴的自覺,這件事被不少人當作談資告訴了同學、前同事——中關村其他公司員工。
然后,一傳十,十傳百,八卦就像病毒一樣快速擴散。
有好事的新聞媒體聽聞此事后,就像看見腐肉的禿鷲一樣,猛撲了上來,展開了各種浮夸的報道,標題一個比一個更聳人聽聞。
人們因此而議論紛紛,大部分人的猜測都和海內網員工的猜測一樣,千橡要易主了,陳一舟是“自縛雙手,前來乞降”。
相關新聞傳到張帆、熊小鴿等人耳中后,氣的恨不得拿兩把菜刀把陳一舟給剁了。
但氣消了之后,還得繼續考慮如何面對愈發被動的處境。
他們幾家投資機構在千橡身上聯合投資超過了1.5億美金,分攤到每家機構身上,數字就是大幾千萬美元。
此時的中國VC,尋常一支基金管理規模不過1億美元、2億美元。
換言之,對千橡的這筆投資,占據了他們各自基金倉位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
之所以玩這么嗨,倒也不全是出于打擊報復夏景行的心理。
而是VC行業分散投資那一套,純粹就是忽悠外行,真正賺大錢的方式還是“資金抱團”,跟A股的基金一個德行。
一支基金真正賺錢或者說賺大錢的項目,大多數時候只有兩三個項目,甚至是一個。
當發現某個項目成長態勢非常好的時候,基金就會加大倉位,以幫助整支基金博取更高的收益率。
收益率也是和基金GP管理人收入直接掛鉤的。
千橡前些日子的發展態勢好的不得了,又有美國臉書這個良好的對標物,張帆、熊小鴿等人的加倉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同樣的,IDG、紅杉在千橡身上下了太多賭注。
現在張帆、熊小鴿就像輸紅眼的賭徒一樣,不肯下賭桌,總想著翻盤。
出于對自身資本的保護,他們就算已經決定了繼續給千橡輸血,但也要撕下陳一舟一塊肉。
可陳一舟這種人已經是老油條了,哪里會被他們拿捏住,把張帆、熊小鴿的動機洞悉得一清二楚。
現在夏景行真的入場了,熊小鴿、張帆再也坐不住了,和陳一舟開啟了二次談判。
這一次,熊小鴿開出了更高的報價:4000萬美元投前估值,投資2500萬美元。
可陳一舟仍然不屑一顧,轉身就找到查爾斯作陪,一起去找夏景行喝了頓酒。
喝酒的地方放在了西絨線胡同的中國會俱樂部。
這座曾經的清朝親王宅邸,是張帆、熊小鴿等人聚會的老巢,眼線眾多。
發現陳一舟和夏景行有說有笑的進了包廂后,立馬就有人把情況通報給了熊小鴿。
熊小鴿感受到了強烈的緊迫感,立即和陳一舟開啟了第三次談判,并再次把估值報價提高。
陳一舟故技重施,又約著夏景行、林欣禾、朱敏搞了一次打著“斯坦福中國校友會”旗號的聚會活動。
張帆、熊小鴿對陳一舟這種待價而沽的行為深惡痛絕,但因執念太深,也不愿意就此止損退出,不得不再一次坐回了談判桌。
兜兜轉轉了好幾圈后,陳一舟終于拿到了一個較好的報價。
IDG、紅杉等風投給千橡1億美元的投前估值,并且再一次注資4000萬美元。
陳一舟知道不能把人逼急眼了,于是見好就收,同意了這個融資方案。
至于夏景行這個工具人,陳一舟只好說一聲:對不起了!老兄,你的利用價值已經榨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