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湘不一樣,要冷靜許多,臉上依然保持著淡淡的微笑,問道:“夏總,這不是風投的一貫做法吧?更像是……收購?”
夏景行微笑,“按一貫做法,大疆也不值一個億,但我很欣賞王韜身上的那種刻苦鉆研勁兒,愿意給予人才溢價。
當然,我同時也希望李教授能夠加入大疆,替王韜把把關,做一些大方向上的工作,讓王韜可以心無旁騖的搞研發。”
信息量有點大。
但李澤湘很快還是捋清楚了。
第一,只欣賞王韜的技術才華,管理水平不夠。
第二,讓自己加入大疆,幫王韜分擔一些管理工作。
第三,只投錢,不會過多插手日常工作,仍然會倚重自己二人。
如果沒有那個控股條件,李澤湘認為夏景行開出的條件簡直是好到不能再好,甚至連王韜身上的缺陷都考慮到了,所以才把自己這個導師拉進團隊。
李澤湘問道:“一定要控股嗎?一個連正式產品都還沒推出的大疆,就這么值得夏總看重?或者說,夏總是看重無人機行業的未來潛力?”
夏景行笑著說:“眼下的無人機行業,或者說都不能稱作一個行業,除了軍用無人機,民用無人機就是一群興趣愛好者在小打小鬧。
這個行業水很深,研發可能是一個無底洞。
大疆加入復興工業集團,除了能在資金方面獲得幫助外,在技術、供應鏈方面,也能獲得一個龐大體系的資源支持。”
李澤湘點頭,“我明白了,夏總你是希望大疆能快速成長起來。”
“是的,就像我們率先推出劃時代的智能手機一樣,如果大疆能率先推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高性能無人機,我想未嘗不能來國際市場試試水。
老外喜歡戶外旅游,追求各種新奇的大玩具,說不定產品銷售比中國都火爆。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大疆未必不能做全球無人機領域的佼佼者。”
李澤湘微微頷首,夏景行毫不掩飾對無人機領域的看好,更是野心勃勃的想做這個領域的第一。
如果不接受他的控股,他可能會放棄大疆,另起爐灶。
接受夏景行的條件,大疆的發展直接可以提升好幾個臺階,說不定還能像復興手機一樣駛向國際賽道,但代價就是淪為小股東。
不接受條件,大疆自個兒慢慢發展,可能會有美好的未來,但更大可能是像絕大多數創業公司一樣,死的默默無聞。
李澤湘自己在外面也開了公司,深知創業的殘酷和成功的低概率。
如果是由他來選,沒什么可猶豫的,直接選擇加入復興工業集團大家庭。
這條路不說百分之百成功,至少成功率也有八成,即使失敗了,還可以去手機公司任職,有份不錯的前途。
但大疆不是他的,他做不了主,于是他看向王韜。
“公司我是不會賣的。”
王韜態度決絕,拒絕的很干脆。
“這是一個雞頭和鳳尾的選擇!”
夏景行看著王韜,淡淡道:“你忘了我前些天告訴你的那些話?
你想通過無人機獲得什么?財富?名望?理想?”
李澤湘心中暗自點頭,他覺得夏景行這話問的好,他這學生天生是個技術人才,但卻不是特別合適的創業者,別的不說,性格就是一個大問題。
最適合王韜的職位其實是技術管理,從繁雜的公司事務中解脫出來,一心一意搞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