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產訂單,從下單備貨采購到出廠需要三個月時間。
貌似感覺可以零庫存,但復興手機目前根本沒有建立打通銷售渠道和供應商之間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屬于人工預測,這就跟撥算盤計算原子彈研制數據一樣,注定充滿了艱辛和曲折。
祝兆江提議追加100萬部手機生產新訂單,屬于相當老成的建議,大概率能實現新老訂單生產和市場銷售之間的無縫銜接。
見夏景行一臉思索,祝兆江再次提醒道:“夏總,按行業內標準劃分,手機產品上市銷售到停產有四個階段。
最開始是導入期,供應鏈要配合手機廠商完成新產品、新技術導入,小批量集中在一家工廠生產,以控制質量和速度,快速導入市場。
進入成長期后,面對市場份額的劇增,需要啟用兩家及以上工廠的產能,應對主要市場的需求。
接著是成熟期,為應對全球市場,需啟用全球各個區域的工廠,平衡供應鏈成本和效益。
等到了衰退期,則需要及時收縮產能,保留一家工廠,新產品幾乎不生產了,更多是維護件、備件的生產,做好完全退出市場的準備。”
夏景行輕輕點頭,供應鏈這門學問深得很,拍腦門下訂單生產是要不得的,要科學生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成熟以后,還可以引入這兩項技術來優化供應鏈管理。
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階段可以體現一款手機在市場周期內出貨量走勢,緩緩爬上峰頂,再緩緩下坡。
為什么智慧果手機總是被黃牛拿來炒作?就是因為產品導入期到成長期之間出現了產能銜接的問題。
為什么不直接備貨1000萬部、一億部,留在倉庫里慢慢賣?
則是因為新款手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撲街,要根據導入期的銷售調整生產策略,精細化生產。
另外一次性生產太多,太耗費資金,資本利用率沒有達到最優,出現了大量庫存就只能降價甩賣了,舊品少賺錢的同時還會沖擊新品銷量。
復興手機也是沒什么市場經驗,包括進入中國市場都是陌生的,更遑論歐美了,出現產能不足問題是非常正常的。
祝兆江介紹道:“我們現在就介于成長期和成熟期之間,但我們在海外沒有工廠,同時手機銷量增長也沒放緩,放緩后就是成熟期了,我預計成熟期應該會在明年上半年。
等到復興FX2發布以后,復興FX1會進入衰退期,再銷售一年半載時間就完全退出市場。”
夏景行微微頷首,“成長很快,看來最近是下了苦功夫的。”
祝兆江笑了笑,心說我還找了個漂亮的黑妹學英語呢,黑是黑了點,那英語是相當絲滑……咳咳,是流利!
“我最近考察了比亞迪手機代工廠,建議把追加的100萬手機新訂單給這家企業。
他們去年取得了超過50億的營收,業務做的相當不錯,正好給富土康施加點壓力,辦事一點都不積極。”
夏景行看著祝兆江,問道:“比亞迪好像前段時間分拆了手機代工業務,打算到香港去上市?”
“是的,有這么一回事,不過富土康對他們恨之入骨,已經向他們提起訴訟,擺明是想阻撓他們上市。
這一招,頗有點像臺電對付華芯的手段。”
夏景行皮笑肉不笑道:“好,就把新訂單交給比亞迪,郭老板這次要是不把智玲姐姐借我玩三天,以后訂單大頭就歸比亞迪了。”
眾人哄笑,老板是越來越騷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