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良心公司一分為二,賣組裝電腦的部門繼續叫良心公司,拆分出來的華夏數碼致力于IT服務領域,開啟二次創業,次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發展到今天,華夏數碼業務已經涉及IT規劃咨詢、IT基礎設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設計與實施、應用軟件設計及開發、IT系統運維外包等多個板塊。
特別是制造業ERP領域,華夏數碼去年以24.5%的用戶占有率超越用友和金蝶,排名市場第一,服務企業超過2000家。
此外,由于背靠雄厚的股東關系,政府、金融、電信、公共事業等許多行業的IT服務也是由華夏數碼在提供。
華夏數碼的英文名叫DigitalChina,翻譯過來就是“數字化中國”,企業使命也是數字化中國,以釋放信息技術的力量,推動中國社會信息文明的進程。”
京城招商局大廈36層的會議室內,穿著一身裁剪得體的白色女士職業西裝的黎亞倩站在投影屏幕前,語速不疾不徐的介紹著華夏數碼的相關資料。
坐在臺下的夏景行微微一笑,數字化中國,口號喊的倒是挺響亮的,就是沒看到拿出什么屬于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產品,拿著人家老外的產品往全中國一鋪設,這就叫數字化中國了。
倒不是他一昧的苛責華夏數碼,而是對方的發展思想與良心公司一脈相承,秉承造不如買的精神,永遠只能處于產業鏈低端。
時代在進步,產業在升級,華夏數碼再這樣搞下去,基本就廢了。
前世坐擁近千億營收,凈利潤卻薄的跟紙似的,一年只有五六個億,這折射出的只有一個問題——技術不行。
坐在夏景行旁邊的李耀祖放下手中的資料,抬頭望著臺上打扮的明艷不可方物的黎亞倩,他操著一口標準的港式普通話問道:“黎小姐,我注意到,華夏數碼在今年喊出了一個很大的口號,向IT服務全面轉型,要做中國的IBM?”
黎亞倩輕笑,“是的,良心公司說要做中國的IBM,一般泛指的PC業務;而華夏數碼也說要做中國的IBM,一般泛指的IT服務。”
“這對母子公司也是人才啊,各種蹭IBM的品牌。”
夏景行靠在椅子上,雙手抱在腦后,淡淡道:“IBM當年之所以賣掉個人PC業務,一是為了甩掉包袱,二是為了專注于高端服務器、管理軟件、系統解決方案等業務,維護其品牌高端形象。
良心公司買了一個人家覺得沒技術含量、沒前景的業務,恨不得滿世界嚷嚷,跟撿了多大便宜似的。”
一旁的林兵接話道:“良心公司想達到IBM曾經在個人PC領域創造的市場份額還有希望,可華夏數碼想在IT服務領域達到IBM的體量,難度是地獄級的。”
“夢想還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
夏景行笑呵呵說道,他記得華夏數碼還真的跟IBM學過不少東西。
IBM是全球最早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公司。
智慧地球什么意思呢?
一個由無數系統構成的全球性系統——包含60億人、成千上萬個應用、1萬億個設備及其之間每天產生的100萬億次交互。
本質上就是萬物互聯。
后來IBM發現這事難度有點大,于是就跟奧觀海政府一起在愛荷華州迪比克市投資建設了美國的第一座智慧城市,打算一點點完成這項大事業。
華夏數碼一看,好家伙,挺高大上的,這事有搞頭,于是緊隨IBM之后在中國也提出了類似口號:搞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無數前沿技術凝聚的科技結晶,一家外包+IT代理分銷公司能搞好?
夏景行對此深表懷疑。
智慧城市這業務方向是很不錯的,只是沒點過硬技術還是別攬這活了。
“景行,你收購華夏數碼就是為了做那個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