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師弟你怎么突然想著離開,是出了什么事嗎?”
“姜師弟,有什么事情你說出來,咱們一起扛!”
“……”
一時間,諸位長老都急忙詢問了起來。
武三余招了招手,示意眾人安靜,問道:“姜師弟,你準備去哪兒?”
“京城,臨安。”姜牧說道。
“去臨安干什么?”當即就有長老問道。
“對呀,姜師弟,咱們十萬大山不是挺好的嗎?”
“好好的,去臨安……”
武三余開口制止眾位長老的追問,緩緩說道:“諸位師兄弟,如果姜師弟是去其他地方,我也會有些反對意見,但是,但是,去臨安,我支持姜師弟!”
一邊說著,武三余緩緩起身,道:“諸位師兄弟,難道忘了咱們姜師弟的雅號是什么了嗎?君子探花,姜師弟本就是從臨安而來的,來之前,更是定武十年的探花郎!”
“這……”
一眾長老疑惑。
武三余嘆了口氣,說道:“姜師弟和咱們不一樣,在我們看來,十萬大山,已經足夠大了,可姜師弟不一樣,他……不該被限制在十萬大山這一隅之地!”
姜牧起身,開口道:“武師兄,師弟沒有……”
武三余擺了擺手,道:“姜師弟,為兄明白,你沒有瞧不起我們的意思,但為兄更明白,一年時間,你便改寫了十萬大山數百年的規則,如今更是武林盟主,這十萬大山,對于你來說,終究還是小了!”
“你說你要去臨安,為兄便什么都明白了,你與我們不一樣,你要走的路,也與我們不一樣,我們這些當師兄幫不了你太多的忙,但是,只要你有用得著我們地方,只要你一句話,青云宗上下,隨時待命,同時,你也記住,不管什么時候,十萬大山這一畝三分地,你姜子白的話,都做得了數!”
姜牧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謝諸位師兄!”
“祝姜師弟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祝姜師弟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
姜牧在青云宗過了一個年,正月初九離開,正月十六,元宵剛過,到了天墉城。
如今的天墉城,已經搬回了原來的山門,位于一座通天高峰之上,仿佛俯瞰著山河一般,總是伴隨著一股沖霄的劍意攪動著天地元氣。
青云宗一處閣樓里,
燕伯傾與姜牧兩人席地而坐,煮著一壺茶,茶香四溢彌漫著,緩緩搖曳。
燕伯傾給姜牧添了一勺茶,緩緩說道:“盟主,此次入京,我讓我紫玉師弟陪您同行吧,我知道您這如今,身邊肯定不差能用的人,不過,京城不比十萬大山,那個地方,風云匯聚,水很深,我紫玉師弟是天人武修,在特殊時候,能起大用,另外,我再從天墉城挑一些底子干凈,且修為不差的弟子隨您一起。”
姜牧點了點頭,道:“那就謝過燕掌教了!”
燕伯傾微微一笑,說道:“盟主這話生分了,我天墉城本就隸屬武林盟,為盟主分憂乃是分內之事,嗯,盟主此行,大可無憂,咱們十萬大山雖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地方,但這里最不差的就是匹夫,只要盟主有召,那便十萬匹夫十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