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洲為棋,荒原大局,
一道圣律,七十二道儒家真意,
這場千年盛事,拉開了大幕。
然而,下棋的四個人,卻都已經紛紛離開了肅州。
三位大儒徑直回到了青藤書院。
而姜牧在中途見了李知否一面,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便也回到了魏國的臨安城。
皇城之中,
魏帝秦昭、劍神秦萬里以及姜牧三人并肩走在御花園里。
十月天寒,御花園中已經是百花凋零,僅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樹葉還在寒風中依舊堅持著,卻也無法給人間帶來多的生機,唯有那幾根玉竹,依舊傲然。
秦昭是一個比較勤儉的皇帝,在位十多年,也未曾大興過土木,所以,這御花園,一到冬天,就顯得冷冷清清。
不過,他們三人都不是那種喜歡注重在外的人,都沒有很在意這些環境。
“姜卿,”秦昭笑吟吟的說道:“肅州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了?”
姜牧點了點頭,道:“算是吧,動靜鬧得足夠大,陛下、秦老前輩,你們應該也有所耳聞,天下諸國都有關注著那里,這么大的動靜,想來咱們魏國境內的各大世家門閥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秦昭點了點頭,道:“讓姜卿你費心了。”
姜牧笑了笑,道:“也沒什么費心不費心的,只要推恩令能夠成功,一切都是值得的。”
秦昭笑了笑,道:“姜卿您都如此辛苦了,我自然也不能閑著,你回來的正是時候,臨昭顧氏門閥已經鬧得差不多了,學宮的一眾學子們把顧氏鬧得天翻地覆,如今已經成功讓顧氏分成了兩派,雖然拉攏的力量不是很大,但聲勢已經鬧起來了。”
“如今,顧氏門閥已經下不來臺了,整個顧氏都人心惶惶,聽說前兩日,大先生更是拿著當頭一棒打翻了顧氏兩個宗師,差點一把火把顧氏祖祠都給燒了。”
“朕讓臨昭的知府出面了,最多三五天,就會鬧到京城來。”
姜牧點了點頭,道:“那這件事情算是成了,到時候,陛下就以左右為難為理由,給顧風也封個侯爵,把顧氏門閥一分為二,只要顧氏門閥成功開了這個先例,想要效仿的人自然不會在少數,門閥的問題,不攻自破!”
…………
魏國,定武十三年,冬。
鎮國侯顧嘯壽終正寢,喪期剛過,顧氏門閥出現了一場大變,鎮國侯之子顧城與鎮國侯嫡長孫顧風因為侯爵世襲之爭大鬧一場。
顧氏門閥分為兩個派系,爭斗不休,
雖然顧城掌握的力量遠遠超過顧風,但是顧風靠著學宮弟子的身份,獲得稷下學宮三百同窗相助,領頭的便是學宮后山大先生顏子淵,有傳聞此人可能是稷下學宮這一代的天下行走,代表了學宮以及姜圣的意志。
一時間,爵位世襲問題僵持不下。
十一月初,
顧風與顧城分別帶著人前來臨安,面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