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南,一輛頗為怪異的馬車,正在奔馳,其速度之快,讓周圍的匠人都是目瞪口呆。
而車上的紅鶯和李夫人更是驚呼不已,就連一旁的秦宇都有些興奮。
“相公,沒想到只是鋪上幾根木頭,就能讓這馬車不比戰馬慢多少,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也不知你這腦袋是怎么長的?”
紅鶯趴在窗戶旁手舞足蹈了一陣,然后回頭直直的望著秦宇。
李夫人也在一旁感慨道:“是呀,這么長的一輛馬車,只需四匹馬就能拉的飛馳,而且還這般平穩,若是一直這么快,恐怕只需一日就能從開封抵達襄陽,還能免受顛簸之苦。”
“一直這么快,恐怕不可能,最多百里,不然馬兒就要廢了。”紅鶯搖了搖頭。
“這有何難?每百里設一座驛站,換馬就是,而且還能日夜兼行,照這種速度,從開封到武昌估計也只需一晝夜。”
秦宇擺擺手,微微一笑,現在的速度,他估計每小時起碼達到了三四十公里。
“對呀!”
兩女都是雙眼一亮,臉上不由得憧憬起來,而這時馬車也慢了下來,最后停止,顯然前面沒路了。
“這…這就到祥符了?一盞茶的功夫呀!”紅鶯看著盡頭處的祥符縣城,再次驚呼道。
而附近早已圍滿了百姓,若不是有士兵負責維持秩序阻攔恐怕早就沖上來了。
“哎,太短了,這才剛剛過了一點癮,就沒了。”秦宇卻是嘆了口氣,然后下了馬車。
只見這輛馬車足足有一丈寬,三丈長,高度也能容下一人站立,馬車的兩邊,各自套著兩匹戰馬,一前一后。
而馬車每邊足足都有五個輪子,總共十個輪子,車底則是一條工字型的木軌,一直向北延伸到開封城,足足有三十余里。
這條木軌和馬車都是秦宇這一個多月來,帶領工匠們做出來的。
木軌完全是按照前世火車軌道制作的,選用上好的實心木,下面同樣鋪設了一層小石子和細沙比路面略高半米,十多萬人只發了半個月就完工了,而組織這些人干活的,正是解救回來的那些夫人。
木軌很簡單,只要尺子精細,以這時代木匠的手藝精度不會出入太大,只是哪怕是實心干木,這日曬雨淋的,恐怕最多也就用一年。
復雜的還是馬車輪子和軸承,車輪暫時也是用木頭做的,比平常的馬車輪子要小,軸承里面的圓球,也是用木頭打磨的,再抹上豬油防滑,效果雖然還算不錯,但秦宇知道,若馬車想要載重,就必須用鐵輪子,軸承也要用純鋼鐵打造。
不過他相信,以南陽現在的技術想要做出來也不難,難的是批量生產,所以打算一邊鋪設木軌,一邊讓天工院研究這種木車皮。
這種十米長的用來坐人還不錯,至于拉貨物的,起碼也得二十米長,用八匹馬來拉,而且為了避免撞車,還得鋪設兩條木軌,一來一回。
之所以費盡心思和時間鋪設這么一條三十里長的木軌,就是想要做個模板。
河南一馬平川,幾百萬人現在都無事可做,正好可以招募過來打地基,鋪木軌,有南陽生產的水泥,在一些小河小溝上架橋也不是問題,至于木軌可由南陽統一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