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含笑道:“爹,你該不會打退堂鼓了吧!不過,這事兒你不愿干,可以忽悠大姐夫喲!大姐夫絕對愿意做,而且愿意為之奉獻一生。”
方明遠敲了一下兒子的腦門,“去忙你的事兒,我去找小蔡聊聊。”
“一起唄!爹,你可別忘了,豐谷小學的教材,大部分是我出的框架,然后假借你的名義,讓大姐夫制定詳細教案。”長安立刻強調他為豐谷小學做的貢獻。
方明遠心虛了,教材框架是兒子寫的,教案制定是兒子全程參與。寫好后,拿回家走個過場,有很多他連翻都沒翻看。
“走,一起去和小蔡聊聊。”
前院外書房里,蔡昆正在整理今日抄回來的書,打算多抄幾遍,避免遺失損壞。
“小蔡啊!”
蔡昆起身相迎,見禮后,小跑著拎銅壺打水,準備燒水沏茶。
長安跑去攔住蔡昆,“這事兒我來,父親有要事與大姐夫相商。”
方明遠干咳兩聲,把一路過來跟兒子談的托詞說了出來。
“小蔡啊!你是否覺得我們小學與眾不同?”
蔡昆迷茫的看著方明遠,不同?哪里不同?他幼年跟著老童生啟蒙,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后來母親和哥哥推著一車糧食,帶著臘肉芹菜給他尋了一位老秀才,學習模式還是一對一。再后來,先生就沒了,他只能自學。
“有何不妥?豐谷小學教授學子眾多,不如此教學,如何兼顧幾十名學子啟蒙?”
方明遠點點頭,這也是他們的獨特之處,老師少,學生太多。
“我是說教學方式。我們每教一個字,都會告訴學生釋義,并詳細解釋用法。這是其他學館沒有的。”
蔡昆道:“確實如此,當年昆啟蒙時,先生念一遍文章,我跟著復述,并背會全文后,先生才給逐句解讀,并未字字講解釋義。”
“仲坤,你可覺出此般教學的好處?”仲坤是蔡昆的字,他在家排行老二取了仲字,至于坤字是考中秀才后,張主事為了彰顯自己有文化,硬生生把昆侖的昆字該成了乾坤的坤字。
蔡昆當然知道詳細講解每個字釋義的好處,隨即侃侃而談,列舉出很多教學總結來。
方明遠聽著含笑點頭,很好,明天見到柳大學士,你要記得再說一遍喲!
“嗯!你說的很對,但有一點,我們教的就對嗎?”方明遠雙手下壓,止住了蔡昆的話,“如今我們在翰林院,身邊全是讀書最好,最精的優秀人才。
若是有翰林注釋出字義,刊印成冊,是不是能幫助更多的讀書人。呵呵,當然,我們學校就有工具書了,孩子們記不住釋義,可以翻書找,再不用追著老師問后死記硬背了。”
蔡昆低頭細想,越琢磨越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抬頭臉膛發紅的看著方明遠,“四叔,這是惠及天下學子的善舉啊!”
方明遠謙虛一笑:“非也,非也,咱們都是俗人,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教學,請同僚批評指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蔡昆有些困惑,明明是好事,做出來可以震驚世人,為何四叔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