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島,位于東海之上,故被稱為海外仙島。這座島是截教的一處道場,不少仙人在此安家,潛心修道,而大名鼎鼎的一氣仙余元便定居于此。
只不過余元到底身份不同,說是截教三代弟子第一人也不為過,他的道場自然不會像別的神仙,隨便找一處地方安置這么草率,這島中唯一一座蓬萊山被他給占了。
這日,焰中仙羅宣閑來無事,隨好友劉環來蓬萊島會友,途中說起余元,劉環便提議上門拜訪余元。羅宣雖不愿意,可架不住好友一番相勸,只好同意。
兩人駕云來到蓬萊山,只見美景如畫,青松翠柏,麒鳳優游,仙鶴翱翔,仙果仙樹,掛在山腰的瀑布猶如一條大玉龍,蜿蜒而下,極其壯觀。
劉環看罷,贊道:“羅兄,此處景色比起火龍島別有一番不同。”
羅宣一言不發,劉環嘆了口氣,按下云頭,朝余元洞府走去。
“兩位道友大駕光臨,實令敝舍蓬蓽生輝,快快隨我入洞一敘。”
得了童子通報,余元大步流星出門迎接,臉上一直掛著笑意。他和劉環交情不錯,這個人上門拜訪,到在情理之中,只是羅宣肯來,讓他有些吃驚。
羅宣冷哼一聲,不悅道:“余元,你不必自作多情,我是給劉環道友面子。”
羅宣性子高傲,神通廣大,一身控火本領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除了掌教門下四大弟子,自認不輸任何人,余元一個后輩,他如何會放在眼里。
余元心中暗怒,不過自己是此間主人,萬萬不能失了主人風度,于是道:“不管給誰面子,既然來了,都是余某的朋友,請入洞。”
余元雖然修道年限短于羅宣,可一身道行卻在羅宣之上,加上他又是金靈圣母的弟子,在截教地位頗高。余元一心沉迷修道,很少與人往來,這使原本對他心存意見的神仙更加不滿,認為余元性子孤傲,不屑與他們交往,這羅宣便是典型的例子。
劉環道:“羅兄,你先請。”
羅宣點頭,大搖大擺的進了洞府。
余元命童子去外面摘了些仙果,又拿出珍藏多年的玉液佳釀,款待二位客人。席間,羅宣似乎有意將話題往西岐戰場上引,說道:“余元,你可知道,你師弟聞仲遭姜子牙設計,死在絕龍嶺,將一身道行俱為畫餅。”
余元臉色有些難看,沉聲道:“這事貧道也聽說,一切都是天數,也是我師弟福薄了點。”
羅宣大感無趣,本來他還想激余元出頭,去西岐跟姜子牙做一場,揚截教威名,現在看來,這人性子薄涼,打算不管此事了。
劉環道:“兩位道兄,要我說,聽掌教之言,大家在各自洞府修煉,暗頌黃庭道經,不參與西岐之事,這場神仙殺劫也與我等無關。”
劉環性子冷淡,與人無爭,本能對逞強好勇這事排斥。
羅宣冷笑道:“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劉道友莫不是忘了石磯娘娘的前車之鑒!”
闡教和截教明爭暗斗了數千年,私底下不知積攢了多少仇恨,如今闡教大勢加身,對昔日對頭,又豈會手下留情,十天君,趙公明兄妹四人不明不白折在西岐,這還不夠證明闡教的狼子野心嗎?
劉環一怔,說道:“這事只是一個例外,羅兄不能一概而論。闡教與截教總是一脈傳承,神仙殺劫是十二金仙惹出來的,又豈能將上天的懲罰遷怒于我等身上。
羅宣哼了一聲,懶得跟劉環這種愚蠢之人爭執。
余元道:“兩位道友之言,各有道理。不過我有一言,我等都是修行之事,爭強好勝非我等所長,當遵守掌教之言,恪守本分。”
羅宣搖搖頭,自酌自飲,這讓劉環和余元面面相覷,突然之間,生出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感覺。也許這羅宣跟聞仲是一類人,不奉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