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我們只能推薦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只是……”
醫生頓了頓,接著說:“患者腦內那顆腫瘤生長的位置比較敏感,剛好在腦血管之上,非常考驗主刀醫生的技術。
哪怕是讓目前國內最優秀的醫生來主刀,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手術費也會是一筆天文數字。”
“如果三年前剛發現時就進行手術治療,成功的可能性會不會更大一些,當時那顆腫瘤應該還沒有長這么大吧。”
瀧谷源治追問,對辰川時生的狀況有些不解。
辰川時生的家庭狀況,源治還是知道一些的。辰川集團的大少爺,家里幾億美金的資產,豪富,什么手術費掏不起。
既然幾年前就發現了,為什么當時不切除?
“三年前進行手術的話,成功的概率更低,不到20%。
當時國內的醫療水平,對比現在落后許多。”
醫生解釋道:“患者拖到現在,應該是期望醫學界、醫藥界能夠有所突破吧。
我對患者的病癥了解一些,最近幾年國際最一流的醫療集團,確實在嘗試著攻克這個難關,只是遲遲未能有所突破。
如果特效藥能夠研制出來,哪怕不進行手術治療,患者的病癥也能得到根治,只是醫藥費會比較貴。”
疑難雜癥特效藥貴是有道理的。
醫藥集團開發新藥,往往需要數年時間的開發,并且經過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小范圍內實驗,確認沒有什么副作用后,才會投入生產。
十個項目,只有三兩個能夠通過臨床試驗,最終能夠投入到生產的藥,也許一種也沒有。
這就意味著,數億數十億美金的研發成本打了水漂,如此就需要在其他藥上找回來。
《我不是藥神》中,把鍋甩給醫藥集團是沒有任何道理的,為了能夠讓這個體系得以流轉,那種藥它就必須要貴。
國際對于醫藥專利保護期只有20年,為了集團的良性運轉,醫藥集團必須要在六七年內收回同期所有項目的開發成本,預計20年總利潤一定要在所有同期失敗項目開發成本的三倍以上。
300%的總利潤,分攤到20年,計算通貨膨脹后,年利潤也許還不到10%,不如去買顯卡挖礦。
同時,醫藥集團還有另外一個風險:其他集團也開發出了近似功效的藥物,這會進一步降低醫藥集團的利潤。
整體流程就是:上馬10個項目——成功一個——用這一種藥收回所有成本并且實現盈利。
醫藥業確實暴利,但開發各種特效藥的國際尖端醫藥集團,盈利水平遠不如常人想象的那么高,也許運氣不好連續幾十個項目失敗就能讓他們涼涼。
印度藥為什么便宜?
因為印度這個國家不遵守醫藥專利,他們賣的仿制藥藥確實便宜也確實有效。但印度的特效藥會無形中降低醫藥集團的利潤,不利于這個體系的運轉。
換一種說法,醫藥集團就是游戲開發工作室,耗時3年投資兩億做出來一款好游戲,售價定到100塊,預計能賣出200多萬份,年利潤大概在7%左右。
結果游戲剛售賣就被破解發到網上,又被企鵝山寨做成免費網游,玩家是爽了,游戲公司直接破產。
國內游戲界的現狀大家都看到了,steam平臺被普及之前,所有用心做游戲的工作室就全涼涼了,企鵝賺到盆滿缽溢。
窮人為了活下去買印度藥沒錯,醫藥集團為了盈利賣天價藥也沒錯,都是為了“生存”下去,沒有任何一方是錯的,錯的是這個世界。
每件事都是多元的,《我不是藥神》是部好電影,但電影中把醫藥集團塑造成反派角色很不合理。
回到正題,辰川家豪富,錢不是任何問題。
源治了解辰川家的家境,完全沒把錢當成事,追問:“醫生,難道沒有其他辦法了么?
阿美莉卡尖端醫療水平冠絕世界,那里有沒有成功率更高的醫院?”
醫生沉思片刻,一拍腦袋,突然說道:“以前沒有,但現在也許有。
大概一個月之前,阿美莉卡那邊突然有一家叫做‘大蛇生物科技研究所‘的公司突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