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整理出來的,青訓營的整體訓練計劃,你過去之后,第一項工作就是先把這一份計劃的細節完善好,然后落實到每一支梯隊上。未來球隊從梯隊到一線隊,風格要保持統一,青訓學院要可以直接給一線隊輸送合格球員,這是青訓工作的首要目標!”
一支在荷蘭的小球隊,對于高波來說完全可以變成一棵搖錢樹。
他有系統,就算是所謂的“穿越紅利”吃完了,他也可以通過青訓機構,賽選出一批又一批的天才球星。
未來將會是球員身價總通脹的時期,一名優秀的年輕球員,就代表著白花花的鈔票啊!
.......
高波的假期也只能提前結束了,安排好荷蘭那邊的事情,他還要馬上返回中國。
短短的兩三天時間,他幾乎都饒了地球一周了。
這一次是在北京,他要錄制中央電視臺的一個訪談節目。
這是早就計劃好的事情。
如果沒有荷蘭那一檔子事的話,高波還是有幾天空閑的時間的。
不過現在,他只能像是上了發條一樣,讓自己運轉起來。
其實訪談也就是談一談他在歐洲執教的經歷,談談他在歐洲游學那一段的經歷。
隨著高波的名氣越來越大,想要了解更多高波更多的“八卦”的球迷也自然更多了。
廣大的中國球迷對于高波在歐洲執教的細節特別感興趣。
比如說他是怎么管教那些球星的,他是怎么和球員相處的等等。
這些都是大家感興趣的。
不過時間有限,主持人劉見紅問的問題都很淺顯,沒有深入去談。
就算是這樣,結束了訪談節目的劉見紅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他對高波抱歉的說道:“這一次,我們的選題就只能到這個地步了....有機會,一定要請你暢所欲言一番。”
“比如?”
高波有些疑惑,他覺得劉見紅意有所指。
劉見紅是個明白人,他笑著說道:“比如說...中國足球,我真的很想和你聊一聊,你在歐洲的執教如此成功,我很想聽聽,你怎么看到中國足球和歐洲足球的區別,為什么歐洲足球能夠取得成功,而我們搞了這么多年的職業化改革,卻越改越落后....”
高波搖搖頭:“現在說這些,實在是有些潑冷水...”
現在的中國足球的處境,如果實話實說的話,肯定是要潑冷水的。
“這沒辦法,總是要說的,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高波心里談起,如果中國足球繼續沉淪,到時候就不是什么忠言逆耳的問題了,而是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想要聽到關于中國足球的東西了。
到那個時候,大概中國足球...就真的死了吧。
高波和劉見紅的心情都沉重起來。
作為足球人,又有誰愿意看著中國足球去死呢。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又能夠有多大呢?
高波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