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修回國之前,還要出席一個活動。
當地中國留學生得知洛修來到加州,便邀請他去參加一個交流茶會。
他們這一群來到異國他鄉求學的學生,對于未來有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希望這位青年企業家,能夠帶給自己一些啟發。
洛修在美國也并非只是投了一筆錢就可以放任不管,需要有足夠的幫手為他處理后續的事務。
而且他未來在美國的生意布局,也絕不僅僅一個Uber。
如果要在美國組建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當然以中國留學生為主更方便管理和溝通。
因此洛修接到邀請后,沒有過多考慮,便答應了下來。
“洛總,我馬上要畢業了,現在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是留在美國,追求更好的生活,以我的專業,可以在這里獲得高薪的工作,但留在這里就意味著遠離親人朋友,再次踏入故土的機會也不多了;
第二是回國效力,但國內的前景不明,薪酬待遇可能會差很多,我的導師也勸我留下。”
洛修想了想,回答說:“從來就沒有兩全其美的選擇,回國有回國的好,留在這里也有留在這里的好,看你自己追求哪一種方式而已。”
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卻贏得了不少掌聲。
這只因為說的人是洛修,一個不停取得成功的年輕企業家。
如果換作普通人站在這里說同樣的話,這群學生估計會當他放屁。
又一名女生發言說:“如果國內條件好一點,我其實更愿意回國。”
洛修很想說,接下來幾年國內經濟會保持飛速發展勢頭,在很多領域我們都會迎頭趕上。
但話到嘴邊,他又吞了下去,便改口說:“沒關系,覺得這里好,那就留在這里好了。”
她既然說出這樣的話,無論怎么說,她都會想辦法留下來,所有的理由都只是為了說服自己而已。
愿意回去的人,條件再差,再艱難也會回去。
不愿意回去,那也無可厚非。
洛修隨后又回答了幾個問題,突然在心底生起一種警覺:我怎么變得愛說教起來了?
人之忌,在好為人師。
人取得一點小小成功的時候,便會忍不住想和別人說大道理。
洛修心想:我好像也犯了這個毛病,要注意一點了,別太飄。
這時,一名男生得到了提問機會:“洛總您好,我們經濟學的導師最近發了一篇中國崩潰論,你認為我們國家真的如西方這些學者預言的那樣經濟即將走向崩潰嗎?”
換作之前,洛修聽到這樣的提問,肯定會說一堆道理,表明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好。
但此時他已經不想說服任何人,只是開玩笑說:“崩就崩吧,我們繼續做好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就好了,就好像人遲早都會死的,總不能因為遲早都要死,那現在就開始不吃飯了。”
他沒想到這種胡攪蠻纏的回答,反而帶來了一陣掌聲。
……
交流會結束,洛修在自己住的酒店設宴,請了其中幾位學生代表吃飯。
四男三女,其中一名長得比較漂亮的女生主動坐在洛修身旁,期間還頻頻向他敬酒。
宋明加和林敏儀也在席,把這頓飯當作是拿下Uber的慶功宴。
洛修因為剛談成一筆大生意,心里正高興,面對這些學生的敬酒,也是來者不拒。
他這幾年喝出來的酒量,不是這幾名學生可以相比的,。
喝到中途,酒量弱雞的林敏儀感覺有點醉了,便提前離席,返回酒店房間。
她洗了個澡后,整個人清醒了一些,心里總感覺好像哪里不對。
她左思右想,最后還是不放心,給宋明加打了個電話。
“林小姐,你找我有什么事嗎?”
電話那邊,宋明加顯然在車上,還能聽到喇叭聲。
“你們已經喝完了嗎?老板呢?”林敏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