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門口這一鬧,周小山出了堵在心里一個多月的一口子惡氣,真準備不醉不休。
可是不能耽誤正事。
陳宏鄭重其事的拉著,范先生要找合適的地方。
一下子酒醒了,吩咐廖承兵選了一個清凈的農家小院。
還讓王長青安排了警戒。
周小山親自切上蒙頂云霧,雙手遞給了范先生。
“小山,陳宏說是罕見的青年俊杰,而且百戰軍玻璃的成功,也說明你才學過人。老朽做實業多年,托大當一回前輩,考你個問題可以嗎?”
“范先生,您本來就是實業界前輩,有話直說,晚輩接受拷問,情理之中。”
“通常而言,一個國家的發達標志,在于鋼鐵產量,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有鐵礦的地方很多,為什么鋼鐵產量上不來。”
這家伙腦袋嗡嗡的,你一個化工專家,考我一個玻璃作坊老板,鋼鐵問題。
怎么這么不正常。
這酒席才上菜,村口還在唱歌,是你喝醉了,還是我喝醉了?
民國時期,國民黨登臺的二七年,鋼鐵產量三萬噸,就今年,一九三五年,鋼鐵產量,才四萬噸多一點。
有人說一九二七到一九三七,是民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二七到三五年,是黃金八年,全特么放屁。
五千年的歷史證明,中國人吃苦耐勞,但凡聚居的地方,只要風調雨順,無為而治,自然都會繁華起來。
可看看國民政府搞的民不聊生。
民國的工業比起清末和北洋政府,都是嚴重的倒退!
要知道光漢陽鋼鐵廠在北洋軍閥時期年鋼產量就達到五萬噸,但于1925年停止煉鋼。
國民黨接管后,經過十年的統治,竟然沒有使該廠恢復煉鋼。
到1938年10月21日武漢失守前夕,只將漢陽鋼鐵廠30噸馬丁爐2座,35噸及50噸高架起重機2部及鑄錠用模等附屬品拆走,運入四川。
把高爐拆到了四川,可惜一直沒有辦法組織好生產,最后四零年遷鋼會才成立,整合了四川,以及上海,武漢各地搬遷過來的人才,設備,四一年才復產。
周小山突然想起,后世那些個論壇上的果粉噴子,居然說中國鋼鐵產量,在一九三五年,超越了日本,還弄出了一個資料作為證據,我放他姥姥的屁。
不知道國黨造假成風嗎?
你的數據,是加入了偽滿洲的鋼鐵廠,還是從彎彎抄來的。
連陳誠也承認,在三七年考察日本時候,專門注意到了鋼鐵數據,日本三六年工業總產值一百六十億米元,國民政府十四億米元,日本的煉鋼產量是一百五十八萬噸,中國僅四萬噸。
國內的鋼鐵企業都是有數的。
看著期待的目光。
周小山顧不上吐槽了,老實回答范旭東的問題!
“全國的,不是晚輩能揣測的,我說說我對四川鋼鐵方面的看法,一孔之見,先生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