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卡車,差不多價格在五千大洋左右,一百輛汽車,付了三成定金,尾款都是五十多萬,孫永亨,陳綿遠糾結一伙實業家代表平津的實業界人士墊付了。
自己的一百五十萬,陳敬方,孫永亨他們發動遷川的實業家,給他湊了五十五萬,一共二百零五萬,加上范旭東的一百萬入股,還欠人家一百九十五萬。
周小山起初還以為這幫實業家摳門。
他這才知道,昨天跟日軍對賭,這些愛國的實業家,可是拿出了全副身家。
其實他們真正規劃之外,能動的資金,非常少。
可惜,日本人沒有上鉤,這樣也好,至少特務營能多回去好些個弟兄。
為了這破鋼廠。
特務營也的墊進去整整一百五十萬。
把周小山坑苦了。
他還跟范先生,預定了一套化工設備,又去了八十萬的定金,陳敬方手里兩個商行,陳綿遠跟張繼先也在用幾個渠道,都在幫周小山淘換日元。
人家范先生也幫忙給劉湘墊付了八十萬定金。
這混蛋在平津什么都買,機械設備,大米,面粉,布匹,油料,這混蛋連食用油都買了好多。
三十多萬的黃金,大洋,還有滿洲銀行哪里弄到的國民政府法幣,花了個精光。
不過幾個遷川的船隊高興了,滿載卡車和設備離開,劉湘還承諾,到了重慶,運費加倍。
楚天舒也看出來,周小山差不多日夜都在忙,幾天時間根本不夠。
天津陳敬方參股的那個棉紡廠一邊跟日本商人談判買賣,一邊趁夜里把設備秘密拆借上船遷川,日本人以為會賣給他們,還在拼命的低于成本價格傾銷,企圖打垮這家廠子,讓他們放棄最后的掙扎。
周小山順手依托幾個洋行,兌換了部分日元,整整買了兩個駁船的坯布,連同遷川的一個染廠的設備,一起運到四川給六十六師做軍服。
這筆生意,做的常德勝,楚天舒幾個人,莫名其妙的。
既然有了棉紡廠,人家還在上海采購了棉花入川,還用的著買這么多坯布嗎?
他們哪里知道,抗戰爆發的時候,出川士兵,面對十一二月的冬天。
六十六師在川軍里不算是最窮的兵。
甫系川軍,出川時候配發的標配,是草鞋兩雙,單被子一條,單衣兩身。
在整個川軍團中,這已經是豪華配置了。
鄧錫候的兵更慘,他的部隊,只能用一個詞形容,花枝招展。
舊軍裝好幾個顏色,綠的,藍的,黃的,甚至還有穿著夏裝短褲出川的,腳上用綁腿把光腳桿跟短褲一起扎起來,就看不出是短褲了。
路上走冷了,就裹上了被單。
一路望去,跟秦嶺的楓林一樣,色彩繽紛。
手里還拿著雙槍。
被人跟王家烈的雙槍兵,劃上了等號,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王家烈那些煙槍,是抽鴉片的,鄧錫候麾下的煙槍兵,是抽旱煙的。
大雪寒冬啊,光山西的西北風,就特么夠川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