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南北對進。
北線的戰場,陷入了詭異的僵持。
第5師團需要等著北運的144師團增援,連青島,濰縣的防御,也交給了日軍海軍陸戰隊。
泰安的兩個半師團,已經開始準備向南推進了。
大汶口守著第三集團軍一個軍,修復泰安到大汶口的鐵路,必須要要先把谷良民這個軍打了,重武器拉不上去,光靠著飛機和輕裝步兵打大汶口,川軍會不會跑上來湊熱鬧,皇軍可再也遭受不起大汶口和臨沂那樣的損失,寺內壽頭疼的很,響了半天,還是決定等青島的114師團到了一起上。
根據可靠情報,北調的川軍一共就三個師。
幾個地方同時開火,看你川軍能出擊幾個地方。
眼看著地圖,南進的第3,第7,第11,第13師團也不順利。
突破淮河以后。
張云逸的新四軍,匯合廖磊,潘文華的桂軍,川軍一起上。
一轉眼把津浦路浦口以北的近一百公里鐵路破壞了。
連北上運輸的皇軍補給列車,也被搶了幾趟。
按照預定計劃,第六師團挺進安徽,剛剛度過長江。
新四軍堂而皇之的進入了江蘇境內的茅山山脈,即以溧陽、溧水地區為中心,向著南京、鎮江、丹陽、金壇、宜興、長興、廣德線上之敵作戰,建立根據地。
在安徽的川軍范紹增部,就跟匯合的新四軍,對廣德發起了進攻,唐式遵居然也來湊熱鬧,帶著部隊,不知道什么會后,摸到了長興附近。
對正在修復的京杭公路,京杭鐵路,再次進行破壞。
中**隊的積極反攻,在長江以南打的水銀瀉地。
弄得南京城風聲鶴唳。
畑俊六把日軍重建的第16師團一分為二,調出一個步兵旅團,拱衛南京。
這就苦了浙北,皖南的警備部隊。
不管是據點,還是炮樓,都依托的是民國原由的建筑,沒有進行大的改造,在唐式遵,范紹增兩個繳獲的大量火炮攻擊下,一個個的被拔出。
川軍甚至有收復蕪湖,斷了第六師團后路的架勢。
原來兩個方面軍預定的北守南攻,現在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笑話。
南線日軍在渡過淮河以后,擔心孤軍深入,缺乏后勤支撐,沿線留守部隊不斷被攻擊,擔心像第10師團一樣被包圍,不得不止步不前。
中**隊重兵云集徐州。
南北兩線沒有打成焦灼。
尋找不到合適的支撐點。
在黃海準備登陸的第8,第18師團也不敢輕易登陸。
嚴格關注兩大方面軍作戰態勢的大本營,不得不把目光放到北線日軍身上。
現在的北線日軍,整個重心都在臨沂。
板垣征四郎被圍堵在了臨沂。
莒縣的國琦登支隊,怕重蹈坂本順支隊的覆轍,不敢輕易想臨沂大幅度進攻。
只能小規模的沖擊12軍和龐炳勛的防線。
吸引兩軍的注意力。
派出的小股滲透部隊,不是被西北軍消滅,就是倒在了臨沂城附近川軍手中。
得到最好的消息,就是板垣師團長從昏迷中醒來。
手臂骨折,頭部受傷。
還算是清醒。
跟隨他身邊的坂本支隊二十多個士兵,都是忠誠的第5師團勇士。
他們正在臨沂西南的一個獨門獨戶的農家院落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