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山比誰都清楚,剩下的一千多兄弟,不可能能學者八路軍,完全化整為零。
剛轉化的獨立團戰士,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需要戰火的磨礪,才能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
他最大的信心,來自于腳下的這片土地。
雖然東邊郯縣,臨沂,西面曲阜,鄒縣,滕縣,臨城全部都被日軍占領。
可他腳下這片土地,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兩戰圣地。
有著最可愛的老百姓。
事實證明,他是賭對了。
這片山區的老百姓都很窮。
沒有大地主,大資本家。
日照運來的三臺發電設備,電影放映設備一到。
他們就讓羅亮和陳虎組織周圍三個鄉鎮的村民一起觀看。
《地道戰》,《地雷戰》以及周小山撰寫劇本的《鐵道游擊隊》穿插這蘇州,石門等地淪陷以后,日軍殘酷虐殺百姓的場景,激發了當地民眾極大的抗日熱情。
都說鬼子來中國了。
原來來的是這樣的鬼子。
比土匪更壞,他們燒殺搶掠,只要殺到沂蒙山來,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見了女人就往上撲啊。
還有很多漢奸,比鬼子更可惡。
他們怎么不去死。
電影這新事物,引發了沂蒙老鄉極大的好奇心。
三臺電影放映設備和配套的發電機,就把沂蒙山南段的核心地區燃燒起來了。
一遍不夠,一遍看不懂,他們希望八路軍可以繼續放。
給錢也可以。
獨立團是不會收錢的。
鄉親們免費看了一個通宵還不夠。
嘴里喊著。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把鬼子趕出中國去。
成百上千的百姓,跟著播放設備的轉移,一起來到獨立團下一個放映點,要看第四遍,第五遍。
當政委雖然外行,但是劉紫曼發動百姓的水平是一流的。
借用這樣的電影,紀錄片。
組織現場表演。
獨立團團部乘勢跟羅亮他們分組,在露天電影的播放場,帶著戰士們一起學唱《國際歌》以及賀綠汀新作《游擊隊之歌》。
在漫天的歌聲結束了夜晚的播放。
父送子,妻送郎。
鄉親們不僅把家里的精壯送來參加八路軍,紛紛在詢問如何成立自衛的組織。
怎么樣能像電影上一樣,跟鬼子打地道戰,地雷戰,鬼子來掃蕩的時候不吃虧。
長期在川軍內部工作。
周小山對黨現階段減租減息,團結抗戰的具體方針政策很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