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照自己理解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一些列的價值觀,結合抗日戰場的實際情況。
起草了很多關于獨立團動員百姓自發抗日的章程。
洋洋灑灑幾十萬字。
涉及面很廣,有軍紀軍規的,有未來部隊發展設想的,有根據地糧食征收和商稅,礦稅現行政策試行的,有婦救會,兒童團等等群眾自治組織發展規劃的,有軍民魚水情的互動辦法的,有些亂,很紛雜,卻很細致和很據操作性和可行性。
這就是獨立團未來的工作指引大綱,劉紫曼,李良,羅亮陳虎他們幾個如獲至寶。
拋出他們幾個人所能想到的一切問題。
摁住他在一家獵戶哪里繼續書寫。
獨立團政委和副團長分路出擊,利用周小山書寫的章程動員百姓,輾轉山區二十幾個村莊征兵。
加上原來臨城保安團的兵員。
獨立團一下子在山區幾個鄉村收到了三千多新兵。
總人數達到了五千。
“團長,山東百姓的抗日熱情實在太高了,您說的對,我們有多少槍,就能收多少兵,我們現在這還是沂蒙山區,人煙稀少的地帶,要是到了人口稠密的幾個縣。靠著這電影機,劉政委的歌聲,拉上幾萬新兵,也不在話下!”
團里幾個干部,最有成就感的是李良。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在四川拍攝的電影,在山西,河北,太湖拍攝的紀錄片,會激發國人如此高昂的抗日熱情。
自己能成為獨立團的一員,為抗戰做出貢獻。
與有榮焉。
“李主任說的對,團長,我們分出兩隊人馬去沂南,沂水,或者蒙陰縣吧?”
“我贊成,盡快把新兵招募完成,盡快開始新兵訓練!”
“就是,抓緊訓練新兵立足沂蒙,同時盡快的分批把部隊灑落出去,進軍膠東和魯中,把部隊拉起來,我們獨立團才是山東的最大的抗日武裝!”
工作進展超出想象,原來十幾個堅持要帶川軍的家伙,也被沂蒙老鄉的抗日熱情感動,分成兩派吵起來。
羅亮和陳虎,羅家祥三個家伙也很激動。
周小山把雙手舉起來,要他們冷靜。
“我們確實在和時間賽跑,可是你們忘了我說的堡壘了!”
團長反對,幾個人有些傻,他怎么想的,這么好的機會。
“首先,幾萬人的部隊,無論放在哪里,動靜都太大了,很容易驚動鬼子出動大部隊圍剿,我們幾萬毫無戰斗力的新兵,一觸即潰,根據地沒有建設起來,毫無抵抗之力,迎接我們的只有慘敗!”
幾個團領導有些麻爪了。
鬼子,國府都沒有占據山東廣袤的農村地區,天授不取,會被天譴的。
“再說,主力要有主力的樣子,至少拉出去,軍容要整齊,糧食,彈藥,津貼一樣不能少,我們現在除了糧食不愁,滕縣有部分川軍新軍裝可以用,后勤問題一大籮筐,且不說臂章要改,就是怎么建設群眾自治組織,也要花費很大的功夫。我的建議,還是先圍繞平邑征兵,羅副參謀長負責新兵訓練,政委和羅團長去蒙陰征兵!征發的新兵,在特務營老兵不準動手的情況下,去找劉桂堂干一仗,表現優秀的,成為主力,訓練效果差的,轉入平邑,蒙陰兩縣的縣大隊,指導各鄉鎮成立區小隊!”
明白了,幾個人好像都有點明白周小山意思了。
先立足沂蒙山,確保沂蒙山成為獨立團的根據地,等新兵練出來,打一仗,有一支勉強能戰的主力以后,下山發展。
“團長,我來負責民兵建設吧,其實很多群眾雖然沒有參軍,抗日情緒依舊高漲,他們希望我們支持一批槍支,地雷,挖掘地道的工具,指導他們像電影一樣,進行游擊戰!”
陳虎剛開口,羅亮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當然,你是老工兵了,指導地方做地雷戰,地道戰準備,舍我起誰啊!”
“小山,能不能在不驚動鬼子的情況下,完成了蒙陰的新兵招募,我們走到微山湖以西或者膠東,同時發展?”
周小山再次翻白眼,自己這位政委,心思野的沒邊了,雄心比自己還大。
“不管是湖西,魯中,還是膠東地區,都比較富庶,情況復雜,很多地主勢力很大,佃戶依附于地主,大地主們甚至有軍火武器,跟偽軍,國民黨兵勾連。他們不會甘心看著我們這么發動百姓的,一旦產生矛盾,就得比誰的拳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