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尼山,沂蒙山,都是石頭山。
這一帶的山洞并不多。
能利用作為兵工廠的天然地形只有三個。
裝不下獨立團的兵工體系。
要在花崗巖上開鑿山洞,工程量極大。
相對省事的辦法還是在山溝和山崖下的山谷建設。
周小山建設的水泥廠,利用津浦路的鋼軌,依托部分狹窄的山澗,開鑿的巖石做混凝土車間,建設了廠房以后,又在房頂填上泥土石頭種樹木。
從空中,或者山口看過去,根本看不出這里是工廠。
也不怕鬼子把炸彈丟在房頂上。
可是這樣的工廠,不只是一個,兩個,在費縣和平邑有三十多個。
其中一半都是以前的土匪窩。
三個保衛營嚴格檢查每一個進入的人員,沒有獨立團特別的證件和任務路條,根本進不來。
120師和129師的干部,入鄉隨俗。
也只是徐副師長,范先生,常司令,蘇政委有限的幾人進去看。
一路都在看著陳晨和周小山做介紹。
徐副師長把很多問題砸向了陳晨,周小山干脆閉嘴。
這女孩思維敏捷,管理清晰,條理清楚,這些獨立團家屬組成的幾萬人的廠子,就在她帶領的三十幾個干部統籌下,配合專業的技術人員,夯吃夯吃的干活。
徐副師長和常司令有點慶幸。
這小子早就知道自己要走。
軍工內勤李晨在統籌管理,民品工廠,養殖場,李良在做管理,放手給兩員大將全面調度,連這些工廠需要什么設備完善,需要多少后勤物資,怎么發放報酬,清清楚楚。
獨立團還有藥品生產和管理工廠研究所在沂水。
倉儲物資非常充沛。
徐副師長和常司令看著大量的肥皂,洗衣粉,毛巾儲備在倉庫里,都有些無語。
這小子就是有潔癖,走到哪里都要求士兵們注意個人清潔。
連被子也要疊成豆腐塊。
怪不得這幾天他一直給他們說,接獨立團工作很簡單,各分團,各單位各司其職,去各根據地轉一轉就明白了。
獨立團嚴重缺干部,要想根據地的工作再上一個臺階,在此擴大根據地的范圍,一方面獨立團對地方干部的培訓不能停,一方面要補充大量干部進入根據地。
“小山,封萍曾經給我帶來一份你對根據地干部的培訓內容,好些地方,跟我們原來的政策不一樣,她說一直是你在主講!我們從聊城,冀中,冀南帶來這么多干部,趁著你還沒走,好好給我們講講根據地建設!”
“在你們兩位首長面前講課,我不是班門弄斧嗎?再說,沂蒙山根據地有今天,有黨組織正確的領導和敵后游擊戰正確的戰略方針,有命令我們留守沂蒙山抓住了特殊時機,是時代造就了馬大斗的成績,而不是馬大斗創造了時代。”
“不要謙虛,根據地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作,跟老百姓打交道,就沒有簡單的,一個環節失誤,滿盤皆輸。蘇魯皖豫根據地的成功,沒有僥幸,你得幫我們給這批干部洗洗腦,別最后壞了根據地的大好局面!”
洗洗腦這個詞,常德勝還是從周小山嘴里聽見,他也經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