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到保山了,史迪威也到保山了。
兩人還準備催促川軍入緬,168師楚天舒所部,144朱玲所部,131師陳離所部,已經悉數進入緬甸國境。
137師劉元塘部,136師蘇海部,新編22師胡鏈部準備入緬。
饒國華沒有接到入緬的命令,他也怨不得別人,誰讓他抽簽時候手氣不好。
留在邊境線上,為全軍壓陣。
“小山,能不能給楚天舒下個命令,限定他三天內趕到同古?”
“陳部長,你還不如給新編26師發個電報,讓他三天內趕到同古!”
緬甸的地形狹長,典型的北高南低。
滇緬公路從云貴高原的余脈下去,蜿蜒曲折,一路并不好走。
不到兩百公里的距離,換成后世幾個小時汽車就到了。
川軍攜帶了大量輜重。
先頭部隊需要在沿途高出建立防空觀察哨和警戒部隊。
甚至需要川軍空飛保護。
走的快才見鬼了。
“陳,你不用著急,日軍第55師團只有兩萬多人!新26師和第200師加起來也是兩萬多人!”
史迪威這話一出來,鄧錫候,劉文輝臉上都是笑容。
賀國光和陳誠一臉問號的把他望著。
“分三路出擊的部署,行軍線路,跟英國人匯合的方案,是我和蔣一起電報約定的,匯合英國人以后,盟軍的部隊多于日軍,以逸待勞,這種打法沒有危險!”
這次輪到鄧錫候和劉文輝吃驚了。
他們都沒有想到,第6,第5,第56三個軍出擊是史迪威定下來的。
周小山看向這家伙的表情,眼神卻像是關愛智障兒童。
史迪威太低估了日本人的戰力,在謀劃戰役的時候,總是把一個中國軍人和一個日本兵戰力劃等號,以至于在入緬戰役失敗以后,把黑鍋甩給了中央軍,說軍事素質低下。
他不僅高估了英國人的戰力,同時沒有想過英國人的飛機,在日本人第一輪打擊的時候,就全軍覆沒,沒有在戰爭中考慮丟失制空權的因素。
紅軍有李德,遠征軍有史迪威,
都是紙上談兵的貨,還身居高位,手握大權。
史迪威比李德更麻煩,身后還有大米粒堅政府的支持。
“周,我聽說過川軍在山西,在太湖和在魯南的戰績,我再問一句,你們川軍不需要盟軍供給武器和彈藥?”
手握租借法案的分配權,是史迪威最大的依仗。
川軍不要盟軍的武器,加上高思叮囑他川軍的戰績。
史迪威對川軍反而有些忌憚。
“史迪威將軍,我倒是想要,人家不給啊,不僅不給,還扣押我們后勤補給啊!”
川軍車隊回川南長江邊上運輸第二批彈藥補給,川滇之間的哨卡多如牛毛,路上被中央軍哨卡攔截幾次。
雖然都得到命令放行了。
加起來還是耽擱了一天多時間,加上周小山電報授意他們磨蹭,于是比預定時間晚到了四天,
也給了晚出發幾天的借口。
陳誠頓時有些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