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是說好的了川軍不需要租借法案的武器嗎?
臨到入緬就變卦了。
路上每次遇到哨卡攔路,潘文華就鬧到侍從室。
小題大做,還跑到米國人面前告狀。
不由的看著賀國光,賀國光這幾天天天跟胡鏈泡在一起,想法改變很多,也認為周小山在緬甸落子有他的考量,連帶著康澤也沒有管川軍什么時候入緬的事情。
“陳部長,小山在指揮上有他的考量,我的建議,川軍具體怎么部署,怎么行動,還是讓小山和鄧司令,劉副司令商量以后做決策!”
“川軍作壁上觀,折了兩百師,沒法給委座交代啊!”
“陳部長,戴安瀾,廖耀湘,邱清泉,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5軍也不是任鬼子拿捏的軟柿子,昆侖關大捷就是最好的證明,我不能去搶了中央軍的首功啊!”
幾個人都知道這小子不愛說謊。
他的判斷肯定有依據。
這下子不僅陳誠臉上笑出了皺紋,連賀國光,康澤也是一臉笑容。
鄧錫候,劉文輝也笑的意味深長。
想當初,魯南大捷的時候,川軍在最開始的階段,也是一連串勝仗。
別說劉湘,鄧錫候何嘗不是也被這一連串的勝利沖昏了頭腦。
“周,鄧,劉,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聽見兩百師可以拿下首功,史迪威喜形于色,不虧是中國通,連借一步說話也知道。
陳誠一頭霧水,周小山知道他肯定被剛才自己說需要盟軍軍械援助的話刺激到了。
希望可以指揮川軍。
周小山雖然不擅長背后說人壞話,但是這個人太重要。
史迪威只有一戰事情的基層部隊服役的經歷,沒有正兒八經的帶兵指揮作戰,更被說跟畜生一樣狡猾的鬼子交手。
這是他履歷上的短板。
哪怕他游歷世界,熟悉中國也無法彌補的。
人精一樣的鄧錫候,劉文輝在周小山稍作提醒以后,就明白了這是個什么貨色。
川軍指揮權,是萬萬不能交到他手上的。
“高思大使說川軍是中國最強的軍隊,讓我轉告他對你們的問候,也愿意協助川軍,履行我們達成的協議!現在我希望中央軍,川軍可以在盟軍統一的指揮下,并肩作戰!讓我們一起攜手,在東南半島上創造一個奇跡!”
在周小山的引導下,三人到了作戰室,陳誠和賀國光他們并沒有跟來,史迪威開門見山。
“史迪威將軍,很感謝高思大使的贊譽,如果有機會,請代我們川軍將領問候他,不過我更希望,能在這場戰爭中,用我們繳獲鬼子的戰利品,作為禮物,回饋高思大使和史迪威將軍的關照!”
鄧錫候,劉文輝都不知道怎么跟這樣的一個鬼子打交道。
周小山明白他們意思以后,也開口了。
“將軍知道,自從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人就生活在這場侵略戰爭的苦難之中,我們很感謝將軍對民國的援助,也很感謝將軍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趕來跟中國軍隊并肩作戰!但是,我想說的是,緬甸的戰局,相當復雜!”
看著史迪威點頭,周小山帶著他走向了沙盤。
“日本人第一批集結了五個師團,第17,18,33,55,56,分三路從毛淡棉,萬金,賽列姆幾個地區出發,直撲仰光,第一輪的打擊中,英國人的飛機幾乎損失殆盡!驚訝于日本人戰力的英軍,本身在緬甸駐軍就極少,面對來勢洶洶近十萬日軍,他們已經嚇破了膽!”
“周,亞歷山大可是指揮過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駐緬軍統帥!”
“可是英國駐緬軍在殖民地聲色犬馬中,已經泡軟了骨頭,將軍不要指望他們能有什么戰力,如果亞歷山大將軍在保山,他會為他的軍隊作為感到羞恥!”
費進口舌的解釋戰場態勢,周小山在全力利用初見面時候雙方沒有矛盾,能形成一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