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緬甸所建造的第一座紀念中國抗日遠征軍戰績的碑紀念碑。
2013年1月于8日舉行佛教開光儀式,13日正午時分在501高地上舉行了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揭幕典禮。
為了尊從緬甸當地的習俗,紀念碑修成佛塔的形制,蔣孝嚴親筆提寫碑名的“七級浮屠”。
周小山看著前線源源不斷的傳來情報。
面對跟歷史上差距很大的仁安羌戰役,都不知道后世會不會有這塊碑。
通過胡鏈和孫立人。
周小山一直在發電報,讓劉放吾搞清楚鬼子的部署。
尤其擔心鬼子會以英國人為誘餌,圍點打援。
亞歷山大更擔心中國人不能從已經有了防備的日本人手中平安的救出滇緬第一師和裝甲第七旅。
“周,為什么只派了兩個師到仁安羌,我記得川軍有八個師?你們中國軍隊裝備太差,戰力太弱,你應該部署川軍一起壓上去。”
“中國軍隊再弱,也比你們英緬軍強吧?七千多人,被不到一千的鬼子包圍了,你好意思嗎?指揮了敦刻爾克大撤退,又跑來指揮緬甸撤退,在我們中國,這叫長腿將軍!亞歷山大將軍,是需要珍惜你們日不落帝國軍人勇氣的時候了。難道你希望你的光輝戰績,永遠銘刻在大英帝國軍隊戰史的恥辱柱上嗎?”
亞歷山大聽完翻譯幫他發來的情報,急瘋了。
指揮部找上周小山就開始吼。
哪知道周小山直接給他噴回去了,人都是懵的。
一臉漲的通紅。
鄧錫候,劉文輝都在一邊樂呵呵的看著,杜聿明和羅卓英有些佩服周小山的勇氣,周小山卻被賀國光拉了出去。
剛走出指揮部。
又迎面撞上史迪威進來。
“周,在前線的胡,孫,有沒有把針對性的進攻部署報上來?”
“在中國,長毛的才叫猢猻!”
“你是說我嗎?”
天氣太熱了,史迪威挽著胳膊,露出了胳膊上的汗毛。
“我說的是猴子!”
“我說是仁安羌救援計劃的部署,我需要他們提供部署的方案!”
“史迪威將軍,相信胡鏈,他在中國軍人里面,是頂頂優秀的,包括川軍在內,仁安羌的部隊,他都有能力指揮,并且打一個勝仗。戰局變化萬千,不僅需要大量的戰前戰車,我們的進攻過程也需要根據日軍防御的薄弱點調整,如果日軍有準備,還需要多次試探,才能找到鬼子防御的薄弱點,在臘戍的指揮官,做不到這一點!”
胡鏈是在路上才接到讓他統一管理三個師戰局的命令。
這命令是賀國光看見周小山給劉元塘發令讓他服從胡鏈指揮以后,給軍委會索要的。
周小山的意思很明白。
都說戰爭是男人的游戲,可男人跟男人在一起,難免爭強好勝。
就如同現在遠征軍指揮部。
陰陽不調。
一群荷爾蒙分泌過剩的壯漢精力得不到發泄,都想指揮別人,證明自己高人一等。
胡鏈做事不拘一格,比較能團結人,既能打硬仗,面對戰局變化的時候反應也很快。
也許孫立人做總指揮也可以,但是還是要防備孫立人和胡鏈意氣之爭,誤了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