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號,許秋綜述計劃書的撰寫工作接近了尾聲。
他已經將陳婉清負責的第三部分內容,整合到了計劃書里,現在就只差展望部分了。
今年的春節是2月6號,課題組放假時間是1月31號到2月13號。
因此他們要趕在課題組放假前,把這份計劃書提交給魏老師,之后魏老師再負責和編輯聯絡。
下午,許秋和陳婉清坐在辦公桌前,就綜述的“展望”部分開始討論。
同時他們也喊來了韓嘉瑩旁聽,學妹主要是充當一個聽眾,還有記錄他們的討論內容。
“我覺得在討論展望部分之前,可以先討論一下我們各自接下來打算做的方向。”許秋提議道。
“可以呀,唔……”陳婉清思索片刻,說道:“那些沒成體系的分子結構,也就是綜述中的其他分類可以先排除掉,那么就是從三個主流的方向里選,學弟,你有什么看法嗎?”
“我覺得剩下的三個體系中,可以首先排除掉N2200系列。”許秋不假思索道:“有機光伏領域,長期以來研究工作的經驗表明,給、受體兩種材料,一個選擇聚合物,另一個選擇小分子,這樣組合的光電性能比較好。
其理論依據是從形貌學的角度上,這樣的聚合物/小分子搭配,更加容易形成雙連續的互穿網絡結構,也即三相結構。
現階段,我覺得我們在大方向的選擇上,不能偏離其他研究者太多。”
“嗯,我同意,全聚合物或是全小分子的器件性能潛力確實有限,”陳婉清再次問道:“那就只剩下兩種選擇了,PDI系列和A-D-A系列,你更看好哪種呢?”
“兩條路徑各有優缺點吧,”許秋頓了頓,說道:“老實說,我現在還沒有想好。”
“其實我更看好A-D-A系列。”陳婉清道。
“哦?為什么呢?”這回輪到許秋驚訝了,這兩條路線他在心中是有偏重的,但也最多四六開,他還在糾結呢,可學姐卻已經直接認定了其中一條路線。
“女人的直覺。”陳婉清笑了笑道,旁邊圍觀的韓嘉瑩也忍不住噗嗤一笑。
“好吧,”許秋扶額,看了看學妹,又看了看學姐,試探問道:“那學姐,有沒有具體的研究思路呢?”
“沒有哎。”陳婉清搖了搖頭。
“好吧。”許秋再次扶額,果然,學姐還真是一如既往的……
“不過,”陳婉清話鋒一轉:“展望部分我倒是想的差不多了,具體實驗思路再說嘛,反正有一個寒假過渡呢,也不急。”
“學姐心里有數就好,”許秋沒忘記正事,將話題拉回綜述上面,開始分析:“兩條路徑各有優缺點,我來講講我的思路吧。
PDI衍生物,就是圍繞初始的苝二酰亞胺分子進行優化,這類材料的電子遷移率較高,與傳統富勒烯材料相當。